這點他看明白了。
如果國王沒有權力,還是大大小小的領主做主,他們絕對不樂意外面考上去的官員,跑到他們家的領地里指手畫腳,會直接沉到海里。
他想搞科舉,得先當有權力的國王,廢除分封制。
東方朝廷在這方面領先了一千年啊。
只是他們的老爺們也太頑固了,就是不想讓老百姓動彈動彈。
個個也是虛偽的很,嘴上不談錢,手一個比一個黑。
而且盡說些讓人稀里糊涂的話,就不能讓人好好說話,明明白白地說話。
非要各種玄虛,各種比喻。
尼略看出了那些文官的最大缺陷沒有邏輯概念,或者說不屑于邏輯,而是青睞于圣人言,古人說,祖制。
他們不知道科學和理性,不懂得積累和提升,不明白科學這個門類,偶爾有個天才總結出來某些知識,很快也會消失。
因為科舉不考。
是為雜學。
科舉的弊端又出現了。
科舉考什么,聰明人才學什么。
“你說,和尚,為什么東方人這么聰明,偏偏沒有弄出科學和理性來”尼略疑惑道。
“因為他們不需要啊,近乎半封閉的地盤,航海只是輔助,不是生存的必須。沒有海洋,沒有航海,就沒有科學。他們的農業不需要科學,只要經驗和勞力,他們沒有發展科學的必要動力。”大胖和尚以自己的見識說道。
“海洋嗯,海洋是多變的,船主和商人們必須總結規律,提煉知識,積累下來,才能在一次次海上貿易中生存下來。農業相對穩定,只要有水利,有勞動力,地主們就能穩定收租。”尼略恍然道。
“就是這么個道理,人腦子不用就不靈活。僵化的頭腦能當農民,卻是出不了海的,應付不了海上的風浪。海洋是自由的,所以有著自由的土壤,讓學術發展。”大胖和尚感覺自己的修為,大大進了一步。
他的佛學佛理,也從原本的虛無,變得實在,開始追求真正的道,而不是嘴皮子功夫。
兩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地理環境決定人的意識,但他們在輪回和交流中,還是意識到了這點東西。
開放的海洋,封閉的陸地,決定了兩種不同文明的走勢。
“這個太后很厲害啊,她竟然能擺平那么多僵化的官員。”尼略隨即又聊到。
因為它是個妖怪啊。
和尚嘆氣道。
妖怪當太后,卻想發展王朝。
志怪中都說妖怪禍亂朝綱,很明顯就是書生們的誣陷。
禍亂朝綱的都是書生。
妖怪反而想要千年王朝,因為它能活幾千年啊,肯定不想王朝隨便完蛋,完蛋一次,它就要受到一次危險。
那個妖怪也沒有通天法力。
“因為這里是以孝治國,皇帝不在,太后最大。而且太后還精通權術,知道提拔一批人站在前面當靶子,她躲到后面,那個黃尚書就是靶子。”
“黃尚書看不出來嗎”
“看得出來,但他要名啊,他不愛錢,愛身后名,而革新之名,是最容易流傳的,不管是好是壞,當時人罵他,后世人會感激他。他要的就是后世名。”大胖和尚唏噓道。
“老爺,朝中那么多人罵您,說您污蔑圣人言論,一味媚上,干脆咱們退下來吧。”黃尚書的老婆,一位大家閨秀擔心道。
“夫人啊,他們罵就罵吧,罵得越狠,我就越穩,啥時候他們夸獎我了,我才要退下來。”黃尚書笑道。
,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