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只有那樣,才能保護工廠。
封建朝廷是容納不下大規模的工廠的。
只一條,工人太多又聚集,日日整齊劃一的上班,天然的造反團體,就不能讓朝廷容忍。
歷代礦工多為朝廷忌憚,就是這個原因。民間開礦總是禁禁松松,就是這個原因。
賈璉也沒有多說什么,只是讓掌柜、工頭、拉長日日說,月月講“保護工廠,有工廠,才有飯碗,不然就要流落街頭,淪為流民。”
沒有什么亂七八糟的理論想法,流民和城市破產者出身的工人們,也聽不懂太多的東西。
他們只要知道保護工廠就有飯碗,就有工資發,就行了。
賈璉三人知道,到時候造反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因為封建老爺們會把工人們主動逼迫到墻角上去的。
而來自后世的他們,完全知道工人們為了護廠,可以爆發出何等強烈的戰斗性。
戰斗力可比農民強大太多。
工人天天在一起干活,流水線工作本身就是高度組織化。
他們是天生的軍隊。
天天在一起排隊干活,長年累月互相配合,聽從工頭號令。
只要將工廠稍微轉變一下,就能成為軍隊。
比如說將工長換成排長,車間主任換成連長,再將廠長換成營長就夠了。
這就是一只成建制的軍隊。
小農經濟就不行了。
農民是分散的,一家一戶干活的。
天然缺少組織性,所以往往發生少數衙役就將大量村民逼死的慘劇。
工業化的動員力更加恐怖。
8000萬人口的工業國,可以動員出1000萬大軍。
賈璉他們搞的制藥工廠,直接就能用于戰時。
藥品和食品,制藥比制造食物的流程嚴謹多了。
只要稍稍改造下流水線,將輸入換成糧食,那邊就能輸出戰時干糧。
其實說白了,這個年代最好的藥物就是高蛋白高脂肪高鹽。
80的病人都是死于營養不良。
這樣他們就解決了后勤問題。
接著就是武器工業。
火槍、大炮。
這個年代的武器工廠鏈條還不是太復雜,手工場就能完成作業。
再往后推的話,現代軍工,已經不是單個國能完成的體系了。
想要火槍,首先要有好鐵。其次是要有車床。
手工就可以加工火槍。
此時的西方,很多火槍都是手工完成的。
但他們沒有收購鐵匠鋪,因為目標太明顯,而且太分散,戰時不好保護。
他們需要搞一個煤鐵中心。
選了一處有煤有鐵的島,花銀子買地。
四大家的名頭不好用,施展不到這里來,最后給附近的大海盜頭子上供了兩萬兩,島就拿下來了。
至于海盜頭子為什么愿意收這兩萬兩,是因為薛家找了人答應給他們額外備貨。
海盜頭子需要有陸地上的貨,才有根基
循環勾結。
拿下島后,就開始向上運人,運流民。
封建社會啥都缺就不缺流民,只看你是哪一年的流民。
人有了,就開始開墾一些土地,種種菜,種種稻米主要是燒,燒掉痢疾等熱帶疾病的土壤。
將草叢、灌木、林地一通燒,只留下防風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