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人升的想法,簡直是龍騰宇宙,無可限量。
不過他們又覺得很爽很好。
三國這年代,就是各種狂士多,各種狂想多。
各種思想也多。
儒家思想受到沖擊。
法家思想大行其道。
道家思想生機勃勃。
玄學又隨之興起。
當然很多都不成熟。
曹操能脫穎而出,正是他不拘一格。
以刑名法術,又依托荀或這些儒家門閥,還能吸納道家的黃巾。
這遠遠不是后世經過禁錮之后,儒家獨大可比的。
只是其他思想,不能完善自身,不能形成一套有效的統治體系,不能源源不斷地滿足治理需求,征稅征兵征糧的需要。
最后才被儒家一一擊敗。
儒家那一套禮儀,上下尊卑,能夠以最低成本,讓人們自發地維持秩序,方便上面征收賦稅,減少皇帝和士大夫的統治難度,天然就擁有極大的生命力,持續而不斷絕。
啥時候才會完蛋
只有最底層被禮儀壓迫得實在活不下去了,才完蛋。
天街踏盡公卿骨,內庫燒為錦繡灰。
一旦有了活路,自己就會主動撿起來。
聞人升現在就是要建立一套新的體系,新的征稅征兵體系,來取代前者。
以“人人平等,以民擇君”為上層架構,以廣開教育,大量培養各門類人才,考試選拔,來填充統治體系中的管理者。
再以開化后的民眾,反向制約管理者,來實現相對平衡。
最后用持續不斷的對外開拓,對外貿易,內部商業交流,來稀釋矛盾,讓百姓得以求活。
反正這一套,荀或聽了半個月的課,是看明白了。
其他人也聽明白了。
但是這些智商都在90點以上的智謀者,又有幾人贊同,幾人反對
荀或冥思苦想,總覺得這和自己所學大相違背。
但又能自圓其說,自通其理。
他實在找不到可以折騰的地方,只能冥思苦想對方思想體系中的漏洞。
“好了,今日之課,上到這里,眾位學生,回去后給二班的講一遍,可以互相討論一下。”
“下課,學生們再見。”
“老師再見。”
眾人紛紛起身。
無論如何,他們對老師的尊敬是發自內心的。
無論如何,聞人升這一套已經成功在太行山中得以實行。
而且絕大部分人都能吃飽穿暖,這已經是有良心的士人們,所能奢望的大同之世,桃園家鄉。
回到臨時館舍,荀或還在苦思。
荀攸嘆氣道“叔叔,你不要再費力氣了,我觀趙師這一套經學,得之天授,完整無缺,又能濟世救民,實在是難得。”
“我也明白,只是總感覺太過顛覆我平生所學。”荀或嘆氣道。
“平生所學不能救世,不能避免百姓過幾百年就要陷入水火,為何不棄之”管寧在一旁說道。
他可是認真求學之人,為了求學可以割舍一切。
“是啊,仔細想想,若是按照趙師所言,我們自己修身到極賢者,豈非百姓也會選我們為君”華歆則是興奮道。
管寧微微皺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