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君非一姓之君,乃天下人之君。”
看到這些,盧植都能很容易接受。
“餓死不劫掠,凍死不拆屋。”
“兵不可害民。”
正聽著,突然有人指著盧植道“你這老廝,你帶領無數大漢官兵,殺我們黃巾義民,罪孽深重你該跪地懺悔,方能學習”
很多人紛紛怒目以視。
這里可不是士子學堂,沒人給盧植這個大儒,名臣尊重。
他們大半都是各地流民、黃巾聚集而來。
因此這里的學生,在發現盧植的真實身份后,那能有好臉色嗎
盧植嘆氣。
他的確指揮士兵鎮壓了黃巾,但并沒有搞屠殺。
或者說還沒有來的及就因為書生意氣,得罪宦官,被罷免,而失去了兵權,這才淪落到此。
皇甫嵩是搞了屠殺,那也是為了朝廷,后來為了百姓也是奏請免糧一年。
“好了,之前是各為其主,如今都在師尊旗下學習,大家都是為了天下之民,若是自相戕害,又與之前之事何異”師長在堂上呵斥。
然而團結如果是說說就有的話,也不會成為后世的大難題。
因此眾學生也只是壓下火氣,個個都算好了,絕對不讓盧植這個老家伙過關。
反正兵學是要實際操演的,不是做題就能過關的。
隨后考試的時候來了。
“考題1有一駕車,你是車夫,車子在一處街上奔行,前面是五個無視官府禁令,公然在直道大街上玩耍的權貴富家子弟,旁邊是一個胡同,胡同內有一個貧民小孩在家門口玩耍,你駕車子的馬匹突然受驚,正在狂奔,你該怎么做是將車子拐入胡同,還是徑直前行”
看完這一個題后,盧植就呆了。
這是人做的題目嗎
太違背儒家圣人的仁義之道了。
誰忍心出這樣的題目
“抽劍殺馬。”他想了想寫了自己的答案。
再轉頭看到其他學生的答案。
很多人都寫“不改道,呼喊小孩們讓開,不讓開就撞過去。”
沒有一人寫拐入胡同的。
盧植明白了,這是告訴大家,禁令就是禁令,其他選擇都有解釋,但你違背禁令就是死字。
又有一題“有五個強盜,他們要分100塊金餅,已知五個強盜足夠聰明并且足夠貪婪,如果分金餅時,都會盡量自己多分,而給其他人少分,但前提是要保命,如果分配方案,有超過半數人同意,就通過,如果有半數人不同意,就會被殺死。”
“你是1號強盜,你要如何分配”
“注意,強盜都希望保命的前提下,得到最多的金幣,同時盡量殺死其他人。”
盧植看到這題目,心想怎么能假設圣人子弟是強盜
隨后他又想到了那些學習儒家學說的大貪婪之人。
可不是嗎
原來只有這樣假設,才能想到應對他們的辦法啊。
兵中最重要的,就是如何對付那些吸兵血的家伙啊。
足兵足餉,給足撫恤,看似艱苦可怕的戰場,大漢兒郎仍然能所向無敵。
這個題目看似鄙陋,實際上蘊含極深。
這是在告訴自己,吸收兵血者內部是有勾連的,要做好利益分配他們才能動手。
比如分兵餉,最常用的一招就是一曲只有8成人,報十成人。
至于檢查怎么辦,找些乞丐湊數應付。
反正你不能天天在這里守著看吧
這就是無懈可擊的一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