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就是騎兵的可怕,上千里路,跑上六七天就過去了。
完全放棄了對聞人升統治之地的劫掠任務。
這也是為什么不能將士兵隨意扔到外面去作戰。
他們才不會老老實實聽話,更別指望他們去做各種自殺的任務。
那是開玩笑。
而聞人升也對穿插到后面的敵人,不管不顧,直接向著柳城方向繼續進發。
丘力居等人沒有辦法,只好又召集其他烏桓人過來支援。
其中就包括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仆延、右北平郡烏桓大人烏延。
他們湊吧湊吧,終于湊出了敢戰的一萬騎兵。
這可不是那些拿起了刀槍弓箭就能湊數的部落民們。
而是能夠承受5到10傷亡的真正戰士。
也就是說沖陣時,只要100人一隊,死的不超過5個到10個人,他們就能繼續戰斗下去。
這就很了不得了。
屬于是這個時代合格以上的軍隊。
一個軍隊能達到合格,就足夠讓將領們欣喜若狂。
大部分將領統領的隊伍都不合格。
給你五千人馬,其中也就500人能夠滿足作戰要求,其他人都是湊數的,風頭不對就崩潰的那種。
所以古代基本都是打爛仗。
能湊合打就不錯了,還指望調遣如一,所向披靡,那是想吃。
只有極少數的情況下,才能做到。
比如王朝開拓之時,打了十幾年仗的老兵,又比如亂世很久了,打了很多年的老兵。
就靠戰斗積累起來的老兵,才能掌握很多軍事技術,成為精銳。
就這樣的精銳,每個勢力也不多,頂多五萬八萬,打光了就完蛋了。
他們也做不到輪流培養出來。
封建社會沒有那樣的培養機制。
最后在距離柳城還有200里的距離上,在一片平原上,烏桓人攔截住聞人升的隊伍。
聞人升一路前來,自然是要考慮水源的。
這附近就有著一條河。
進軍先靠著河進軍,如果沒有河,就要尋找路上有村莊的地方。
他不是為了劫掠,而是有村莊分布的地方,定然是水源比較充足的。
可以及時挖井,不過大軍需要的水是很多的,一天就要喝干幾口井。
所以有需要的話,一輛車子上還要儲備酒水。
不能帶澹水,澹水容易發臭。
帶低度的酒水,還能刺激士氣。
這些酒水就是關鍵時候用的,堅持幾天殺破重圍用的。
聞人升現在也是依靠著河,決定開始正面作戰。
要怎么正面作戰呢
首先要看對方的目的。
烏桓人目的很簡單。
他們就是想要把自己一方包圍在這里,然后消耗掉自己一方的糧食,兵器,尤其是投射兵器。
當自己一方投射兵器消耗干凈后,他們就可以慢慢來炮制自己一方。
這也是騎兵對戰步兵最有效果的戰法。
他們從來不會急于一次性吃下的。
這才是騎兵的戰法。
慢慢地,逐漸地消耗對手。
因為馬匹可以去吃草。附近是有草原的。
他們可以喝馬奶,羊奶,可以輪流上陣。
歷史上的騎兵對戰步兵,草原人的耐心強得可怕,往往能堅持一兩個月。
其實就是相當于在放牧生活中,圍攻對手了。
一邊放牧一邊圍攻農耕軍隊。
這樣的作戰,對草原部落是適應的,對農耕軍隊就是極大的考驗。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