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掃一眼仆役們,將幾個人牢牢記住,然后揮手斥退。
接著他朝聞人升躬身一拜“學生今日方知果有世外奇人哉”
李辛大吃一驚。
要知道這可是一地巡撫啊,整個大明都有數的高官
竟然向一個秀才下拜,這要是傳出去,那絕對轟動士林
幸好不是下跪,否則的話那真是瘋狂了
“巡撫大人客氣了,此不過學生多年觀古人雜學而有所收獲。”聞人升輕描澹寫道。
“好,好,我這就聘先生為軍中贊畫,以后再舉薦先生入朝,如此,我大明有望,眾正盈朝有望”王巡撫一臉激動。
說實話,做到他這個位置,和一般庸碌官僚不同,他也是由衷希望國朝鼎盛,世代延綿。
這樣的話,他的家族,他自己的名聲,他的富貴也能隨之延綿。
可惜現在朝廷上下,看似平穩,其實隱患頗多。
土地兼并,東虜肆虐,屢屢犯邊,還有西南土司之亂,總之隱患已經伏下。
問題是朝廷內部還是d爭不斷,朝廷大老們,仍然沒有看到危機隱伏,仍然覺得如今還是大面平穩,只是小有隱患。
畢竟整個江南,最重要的財富之地,還是歌舞升平,民亂基本沒有。
這就給他們一種錯覺,江南穩定,京城糧食也充足,就沒有什么大問題。
可是錯覺就是錯覺。
他們不知道,少數地方的糜爛就像人體長了膿包,隨著越來越嚴重,一樣會擴散到全身,最后導致人死亡的。
然而膿包最初之時,人還很有力氣,很是健康,誰能想到僅僅一兩年后,如此健壯之人,就會轟然死去
這就是明朝完蛋的形象特征。
在滅亡之前,江南兩廣之地,完全看不出來滅亡之征兆,然而膿包已經變得太大太大,切割不了了。
王巡撫也感覺有些問題,但也覺得問題不是很大。
不過李浩這種本事,如果用于治理天下,何愁天下不定
何愁東虜犯邊
“多謝大人。”聞人升笑笑,一口答應下來。
有了巡撫作為靠山,他經商就可以達到萬兩的規模,也就是一年的利潤額達到萬兩。
一年萬兩,一個家丁是大概2兩的月餉,一年就是24兩,一萬兩能夠養接近500個家丁。
當然還要算上軍械、口糧、布匹等消耗,有良心的將軍會包下來,當然家丁的忠誠和戰力也高,沒良心的就直接從月餉里扣除,家丁的戰力和忠誠也會減少。
但無論如何,也比時常拖欠月餉,甚至飯都吃不飽的營兵強出百倍。
這年頭,北方一個普通農民全年收成不過五到七兩銀子,而且是入不敷出,往往瀕臨破產邊緣。
一個家丁,相當于普通農民的4倍收入,只要足餉,足夠他們拼命的。
至少可以在有軍法隊的情況下,達到戰損20的情況下,才會崩潰。
而親兵義子們,更是能夠做到全滅也要護送主將逃走。
聞人升不可能用后世近代訓練之法,只能使用這個時代的技術和知識。
所以他也只能沿用家丁之法。
然而家丁之法有個大問題,那就是數量提升不上去。
而且只靠個人悍勇,達不到陣而后戰的水平。
而聞人升是明白的,東虜可是有著兩萬多戰兵,六萬多丁口,可以做到陣而后戰。
如此,看似朝廷一次能出動十多萬兵馬,然而每個將軍只有家丁能用,家丁不過一千,甚至兩千。
每次真正面對對手時,都是以一兩千可戰之人,對兩萬陣戰之兵,你在奮戰時,別的將軍還在觀望,保存實力,甚至逃跑
這樣下去,不敗才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