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直接給了對方十萬兩銀子貨物。
這些貨物,自然是從各地士紳手中購買的。
只有士紳們才有足夠的生絲、茶葉、瓷器。
所以說,明朝的民心就是士紳的民心。
清朝能夠入關成功,就在于拉攏住了士紳之心。
只是后來剃頭,讓大量士紳反叛,以至于差點被趕出去。
然而還是靠著大量漢軍鎮壓,最后打斷了士紳的骨頭。
北面的人為了生存已經不在乎頭發了。
江南活得好,還在乎頭發。
第一波流民2萬,有糧食,還要開墾土地。
還要應對生番,應對蚊蟲。
直接放火燒地。
這一燒就是一周。
接著就是砍伐樹木,建立房子。
聞人升靠船只運糧。
這事朝廷也有所耳聞,但聞人升以疏散災民而賑濟,忽悠過去。
又送了些銀子,讓王侍郎在京城中疏通關系,也就這樣湖弄過去了。
本來就沒有啥事的。
明末除非是你犯下的事,被皇上記住了,不然的話,有銀子疏通,想被責問還真難。
除非自己找死。
熊廷弼被殺,也是事情太大,靠銀子疏通不過去。
可惜了這位文臣,唯一一個有可能鎮壓住老奴的人。
第一批流民,一月之后,死了七八百人。
病死的、累死的、被生番偷襲死的,下水淹死的、砍木頭被毒蛇咬死的
但大家無所謂。
流民自己無所謂。
官吏無所謂。
聞人升也無所謂。
這才哪到哪
滿清入關死了5000萬人。
這些代價太少了。
他要想在沒有開掛,沒有使用超前理念下,墾殖,就要拿人來灌。
第二個月,又是兩萬人。
繼續購買糧食。
當然糧倉是要建好的。
畢竟這里還是亞熱帶,又靠海,太潮濕。
如果不時刻注意晾曬,很容易腐爛。
這就要挑選忠厚實在之人,配合軍法管理才能讓糧食這種重要根本之物,得到妥善管理。
當然這也只是一時的。
聞人升自己時常注意著,就能管理的好。
注意不到肯定會完蛋,老實人也就5年老實期限。
有的可能更短,五個月吃飽了就要想事。
于是屯糧,篩選,建立貨棧、開墾耕地、招募家丁護衛,收納義子。
按說荷紅毛人不樂意看到聞人升的勢力壯大。
但一來,近海他們打不過聞人升,二來他們還需要聞人升貨物。
就像后來他們也對鄭家退讓了,讓鄭芝龍移民開墾一樣。
這就是利益之下,可以綏靖,可以妥協。
不過等到他們更加強大之后,肯定還是想著獨霸,甚至打開大明的關口,進行自由貿易。
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