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這時,盾牌兵已經靠近了六十步距離。
在那之前,有人試圖射箭,最后毫不意外,箭被巨盾給擋住了。
一個老女真人用輕箭拋射,這是一種四棱破甲箭頭,能拋射出一百步遠。
前提是壯年士兵。
他只射出了80多步。
箭支落下來,直接被盾牌兵給擋住了。
盾牌兵是和火槍手混編的。
基本上就是一排混一排。
中間縫隙是兩米左右。
防止太過擁擠,導致不好變陣。
畢竟這不是燧發槍時代,要越擁擠越好。戰列之中,人挨著人。
這種情況下,如果箭雨還能傷到一些人,但此時零星的幾支箭,根本沒有任何威力。
而到了六十步時,盾牌傾斜,兩兩結合,露出射擊孔。
想要通過射擊孔,射擊到墻頭上的人,有些困難。
但這一隊有150人,分成5排,一排30人。
一次就是30槍。
六十步內,射擊命中率也不高。
但西洋火槍手還是訓練有素的。
戰斗力和士氣在軍餉充足之下,都是可以的。
“準備。”
“舉槍。”
“瞄準。”
“射擊”
西洋雇傭軍官們開始按照日常訓練喊出口號,然后在盾牌的保護下,開始射擊出子彈。
第一輪30發子彈,打得墻頭只冒塵土。
許多包衣早就躲了下去。
只有一兩個不夠機靈的,被震懾住的呆子,這種人在人群中是經常有的。
被差點打到,嚇得哇哇大叫,結果沒死在子彈下,而是死在了女真人的刀下。
陣中喧嘩,動搖士氣,斬
這就是女真的嚴苛軍紀。
根本不是明人能想象的。
明人大將陣前主動逃跑,事后都不能斬首,就是罰點俸祿。
這在滿清那里絕對不可想象。
你還敢主動逃跑,就是被動潰散,都會被斬首。
接著,又是第二輪火槍手上前,盾牌手不輪換。
他們通過士兵之間的間隙迅速進入。
繼續開槍射擊。
對面還是低著頭。
射擊效果不好。
軍官們很快停下這種浪費子彈的行為。
不過士兵們也開始適應了氣氛。
很顯然,他們是占據優勢的。
這時候這隊士兵開始向著被打開的莊門前進。
60步的距離越來越短。
等到他們沖進莊子里,就能從背后射擊那些包衣和女真人了。
這也是女真人們肉眼可見的事實。
“堵住莊門。”
獨臂女真人命令幾個包衣去抱麻袋,麻袋里裝的是土,本來是用來滅火的。
現在用來防御。
然而這就倒霉了。
抱麻袋的幾個包衣,成了這場戰斗的第一個犧牲者。
他們被火槍命中。
西洋雇傭兵可沒有什么同情心,若是流民中選出來的士兵,可能對這些包衣有所同情。
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