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僕役殺主。"
"老爺心狠,僕役不滿。"
雖然很多老爺們很憤怒。
"這是找死啊!"
"他一個奴僕,主家給了他吃和穿,給了他發揮本事的地方,他竟然不好好做事,反而要暗害老爺!"
"真該誅他的九族!"
結果說這話的老爺,隨后就被打臉了。
因為這韓大很可笑的是,他就是死去韓老爺的九族之一。
沒錯,拿自己的遠房族人當奴僕,這也是常見的事。
不過一般都是提拔,而這韓老爺卻是藉助族人之名,行壓榨之實。
於是就倒霉了。
這一下,如果真要判決誅殺韓大九族。
他反而高興了。
因為這就意味著衙門幫助他滅了仇人的滿門……
至於誅殺三族行不行?
也不行。
因為一樣會牽連到韓家身上。
於是最后只能草草判決一個斬立決。
不過,從這天開始,下人們的日子明顯好過不少。
原因也很簡單。
老爺們不可能離開奴僕。
離開了奴僕,可以說老爺們連上朝的官服都穿不好。
等著被御史彈劾吧。
既然離不開,那就只有提高待遇,外加換人。
可是換的新人,你就能保證他忠心耿耿了?
難說。
甚至可能帶來更多的禍害。
反而不如拉攏。
於是新的手段出現了:
如果有奴僕要被懲罰,立刻就要殺掉以絕后患。
否則就不罰,而是獎賞。
不能殺掉,也要打發出京城,一直到對方回不來的地方。
這也是后世慈谿的手段。
這些老爺們也是學會了。
其實他們之前也懂,只是這一次韓大的事,更加讓他們加強了這一印象。
隨后劉推官就奔波於各種稀奇古怪的京城案件之中。
京城人口眾多,超過一百五十萬。
甚至有人說可能超過三百萬。
畢竟城外那些草棚中的人,是沒人去統計的。
因為這個世界食物特別充足,所以人口聚集效應分外明顯。
至於吳三文的死,則是無限期暫停。
因為沒有辦法查下去,沒有人配合。
人死孓就死了。
二皇子下面的管家,又安排了一個人去代替這個吳三文。
只是任命的地點,從邊境給改成了內地一處縣里,當的也只是一個芝麻大點的捕頭。
而吳三文的死,就像一個泡沫那樣,沒有人再記得了。
隨后這一天晚上。
劉推官正在加班熬夜。
壯漢過來找他。
"上面給你一個任務,以后再有那種兇狠的兇手,尤其是天生冷血無情的,記者留下。"
"我們用乞丐替換下來,然后將他們訓練成死士。"
"數量不需要多,五百人就夠了。"
"五百人?你在哪兒藏?"劉推官心中直挑。
這顯然是打算在關鍵時候造反了。
據說皇帝今年已經73歲了。
83,74,閻王不請自己去。
在古人看來,這是最危險的年齡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