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是要靠組織力,還是要靠智慧,能將其他的善良人組織起來,發揮實力,進行運轉。
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。
與此同時。
在第一波人掛了之后,第二波第三波的人再次來到工事的時候,他們手中開始有了簡單的步槍和小炮。
他們靠著遠程射擊和炮擊,嘗試破除那些工事。
這種槍炮怎么來的?
別忘了有很多報廢的自行車。
每個新人都有一輛自行車,掛掉的新人可不少。
這些自行車上都有著非常好的鋼管。
他們就把鋼管改造成了槍支。
而且這些鋼管也幾乎是無限耐久的。
大家可以用槍支,對那些機槍進行對射。
其實機槍的射程,同樣很遠。
尤其是它可以進行拋射。
只不過它目前是固定的,沒有人操控,類似于一個低級ai。
因此在眾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,終于將那些機槍陣地給拔下來了。
當然,損失也是非常大。
幸好在通過機槍陣地之后,后面暫時安全了。
又有很長一大段安全的公路。
聞人升看到,他們不敢再騎快了。
每個車隊都卡在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。
這樣的話,100公里就需要20小時,接近一天的時間。
而接下來的公路很長很長。
他們幾乎有著安全的三年時間。
他們現在不再浪費時間了。
大量征收人員。
拼命復制和發展現實中的基礎工業技術。
本來想要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太難。
問題就是需要他們不停的行進,想要發展一種很好的技術也很難。
不過路邊的資源也很豐富。
可以說各種礦產資源應有盡有。
比如鐵礦,這里的品位都在90以上,基本和回收的廢舊鋼鐵差不多了。
露天煤礦,露天稀土,露天油田……
有人開始組更長的車隊。
他們干脆將自行車拼裝成了火車。
因為不能獨占太多車道,你不能影響其他人的通行。
所以說將自行車變成火車,那是最簡單的形式。
他們拼裝成了十幾公里長的自行車火車。
這樣的話,就可以有足夠的地盤,建設輕型工廠。
只是自行車每平米的承載能力有上限。
最多300公斤。
如此一來,就很受限。
好在礦產優質,可以用一些簡單方法,去加工這些礦產。
人多力量大,又都是現實中的青壯年,有文化,有合作能力,有組織能力。
幾千人,幾萬人共同合作。
先將自行車改造成了火車,再從火車改成了一個個工廠車間。
分門別類。
用煤炭對鐵礦石進行最簡單的冶煉。
打造坩堝。
有人專門從路邊搬運礦產。
下車一分鐘,干活三分鐘,上車一分鐘。
就這樣輪流去干。
聞人升看了都覺得累。
不得不說人類真是會玩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