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《我團》先期的宣傳力度,還有原班人馬的氣勢,讓許多觀眾半夜等在電視機前。
因為有的臺,惡意競爭,直接給安排在凌晨,搶先播出。
但是,隨著播出了幾天之后,收視率就開始大幅度的走低。
很快,就連1%也維持不住了。
最令人意外的是,口碑也連連下跌!
“這部戲也太陰暗了吧!”
“開頭這拍的是什么呀?我怎么看到的好像是一群叫花子呢?”
“我知道戰爭是殘酷的,但是,就這個樣子的軍人,實在是太慘了一些吧。”
“劇情有些太拖沓了,雖然有的電視臺一天給播了十集,可我還是看的亂七八糟的。”
“等一下,你們還能看的出來這個劇情的故事銜接嗎?我怎么完全看不懂?好像怪怪的呀。”
網絡上,許多人已經在猛烈的吐槽了。
電視臺方面,幾家競爭的太兇了,一個個的恨不得憑著這部戲多賺一分的收視率也好。
于是乎,就大量的如灌水一樣的放出劇集。
《我團》這部戲的劇情發展就變得非常的奇葩。
試問,連播十集,有多少人能就那么的坐在電視機前全看了?
再加上,本來這部戲就被王家兄弟給安排的注了水,現在又是大水漫灌。
這誰受得了。
還有,本身這部戲就跟以往所有的抗日劇都是不一樣的。
不光是這部戲選取的角度是遠征軍,還有就是,這部戲里的許多東西,以前真的就沒拍過。
迷龍他們,一個個的真跟要飯花子差不多。
就算是向陽這個阿譯,稍稍的白那么一點點,可他也不是很招人喜歡。
口碑是一跌再跌。
如此局面之下。。。
京城,夜。
某個普通的小區內,有個人,此時正在用自己的手,啪啪的拍自己臉。
他就是張毅。
這是怎么了?
自己這次可是男主角,咱們這部戲也絕對的夠用心。
可這是怎么回事呢?
為什么收視率跟這些評論,就讓人這么難受呢?
張毅,他就是盯著電腦屏幕,那上面好多的話,實在是罵的太難聽了。
甚至,有不少人罵他這個小太爺的角色。
“孟煩了這是怎么回事?他是男主角嗎?”
“說實話,我覺得孟煩了可能是電視劇史上最美存在感的男主角了。”
“那個死啦死啦,好像更有男主角的樣子。”
“對!孟煩了更像配角。”
這些話,真的是句句戳人心。
張毅本來對這部戲極有期待來著,可沒想到,竟然是這么個結果。
我真的是男主角!
他很想大聲的對這些個網絡上罵自己的人喊。
可惜,他知道這是沒用的。
張毅本來就有些自卑,而現在的情況,更是將他的這個特點給放大了。
他開始懷疑自己了。
我是不是就不行?
我是不是就沒辦法演個男主角呢?
我這到底犯了什么錯呢?
點兒也太背了!
嗯,最終甚至懷疑到運氣的范疇上了。
那么,可怎么辦呢?
打電話,給康師傅?
給陽子?
給老段?
他想過,可是,臉皮讓他沒下得去手。
怎么辦?
到底怎么辦?
一個演員在得不到認同,在費盡心力的出演了角色之后,卻被大家指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