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前臺工作人員的帶領下,廖雨梵走入了神秘且光芒四射的天義科技公司。
“廖小姐,這邊請。”
廖雨梵四處打量后發現,“傲嬌”的天義科技并不像她想象中那樣氣派非凡,顯得很普通。
很平常的格子間辦公區,地上鋪著地板革,部門和部門中間由石膏板隔斷。
唯一顯得不同尋常的是,每一個部門里都是人頭濟濟,顯得非常忙碌,電話聲此起彼伏,探討聲聲聲入耳。
拿著話筒和采訪記錄本的廖雨梵以及扛著攝影器材的攝影師,臉上布滿了好奇的神色。
“請問你們天義現在有多少員工啊?”
走在前面的前臺說:“總部嗎?總部現在有470人,還有的調到分公司那邊去了。”
“總數呢?”
女前臺笑道:“這個倒不清楚,大概有1500-2000人之間吧。”
廖雨梵又問:“那工資呢?外界一直說你們天義現在是整個金陵工資最高的,能告訴最高是多少嗎?普通員工。”
不像很多公司采取保密條例,甚至泄露自己公司會遭到處罰,天義沒有這個說法。
都是憑技術、本事吃飯,你羨慕嫉妒你就上,干不了你就別嫉妒人家工資高。
女前臺說:“實驗室那邊工資最高,平均月薪在8-10萬之間;
研發部那邊差點,大概5-8萬之間;
普通技術員跟銷售員2-5萬不等。”
廖雨梵問:“那你呢?”
“我啊……”
前臺有些不好意思,說:“除掉五險一金還有個稅,每個月到手大概在12000到15000之間。”
“啊…這么高啊!”
廖雨梵驚嘆了一聲,忍不住問道:“你……你不是前臺嗎?”
也不怪廖雨梵驚嘆。
別看記者聽起來挺高大上,其實遠沒有外人看到的那么風光。
以她這種普通記者為例,每個月在扣除亂七八糟的費用后,到手也就是三五千塊錢。
至于什么福利啊、好處啊什么的,那是熱門欄目記者以及電視臺記者才有的待遇。
像她這種舅舅不親、姥姥不愛的冷門記者,想采訪別人都要三約四約,更別提給什么好處了。
也就單位逢年過節給點色拉油、毛巾、香皂什么的。
從入行到現在兩年,收過最貴的一件禮物、是金陵一家初創科技公司送的1000元禮品券。
就那1000元回去后還交公了,被副主編拿去討好他的小情人。
而現在呢?
一個小小的公司前臺,根本沒什么技術含量,月工資居然高達15000,開什么國際玩笑?
對于廖雨梵話里的輕視,女前臺笑了笑沒說話。
……
大會議室里,韓義正同公司幾個主要負責人開會。
單十一獲得了5000萬美元注資,擴張計劃擺到了眼前。
現在問題是怎么擴張?
門店成本高,運營風險大。諸如租金、轉讓費、裝修改造費、水電費等等。
巨大的成本壓力下,盲目擴張是要付出代價的。
但是線下實體店對于解決用戶體驗感、售后服務、提高品牌形象等短板問題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消費者在逛街時認識了你的品牌后,在下次網購的時候,出于對品牌的認識和體驗,很有可能就會選擇你的品牌。
另外韓義提前布局線下,主要還是為將來做考慮。
如果說“電商得女性者得天下”、那么企業就是“得渠道著得天下”!
不過幾位負責人也有他們的顧慮。
單十一市場部總經理雷明說:“韓總,我認為現在還是以發展線上銷售為主要目標;
線下實體店這一塊占用資金多,回收成本慢,并且跨地區對市場環境這塊也有很大的考驗,貿貿然推進風險太大了。”
另外幾位負責人也是一致贊同。
韓義俯身托著腮幫沉思。
線下實體店燒錢是事實,但線上發展已經到了瓶頸,再進一步就將觸動幾家電商巨頭的利益,到時候必將是一場腥風血雨。
他不怕戰斗,但目前還沒有到那個地步,而且天義還有一樣短板—支付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