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沒有人知道埋在哪里,所以需要所有“礦場”、“礦池”一起參與進來掘地三尺后才有可能找到;
所以這是一件工作量巨大、運氣成分較多、但收益豐厚的事兒。
這個收益豐厚是指前幾年。
現在都是成“規模化”、“集團軍”式的挖掘了,單純的個人挖礦,100%連礦機錢都賺不回來。
不過這是指別人,不代表韓義。
而且他也不是去挖礦,而是想通過蘇瑞爾兩人強悍的運算能力,分金定穴;
找出這些區塊鏈隱藏的混沌節點,直接“刨”比特幣;
又或者干脆造一臺“超級挖礦機”出來,瘋狂挖礦。
……
在公司研究了半天區塊鏈的加密算法,下午韓義去了實驗室。
訂購的40臺螞蟻礦機以及Bitmine云計算礦機到貨了;
另外一邊,蘇瑞爾她們正在構建區塊鏈。
由于制造商應用對她們進行了限制,除非韓義授權,否則她們是不能直接入侵區塊鏈節點的。
基于這個原因,唯一的辦法就是構建自己的區塊鏈,然后進行模擬實驗,然后再進行反向破解。
就在蘇瑞爾她們工作的時候,韓義也沒閑著。
拿起礦機看了看。
這臺螞蟻S10型的礦機,外面跟普通PC電腦主機沒什么兩樣;
但是翻過來看背后,居然有恐怖的6個風扇口。
連上顯示器,插上電源后,按照教程下載進行設置端口,選擇了比特幣作為挖礦對象。
下面就是點擊開始,進行測試了。
主要是測試礦機算力,好在之后的重組中得出一個綜合數據。
很快,結果出來了。
32000塊的螞蟻S9礦機,算力在17.5G-19.5G之間,平均約18.2G左右。
另外在超頻,溫度,噪音等方面,都趨向于穩定。
按照現在全網每天比特幣的出產量以及全網算力,18.2G的算力,每天也就能獲得0.00008個比特幣;
9000美元一枚,換算下來24小時可以挖到4.3塊人民幣左右的比特幣。
在刨除電力跟礦機成本后,可以說虧到姥姥家了。
下面自然就是重組了。
當然不可能是簡單的重組,而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越級重組。
至于重組對象,他選擇了瑞士Bitmine公司生產的新一代云計算2P礦機。
可能有的人不明白2P有多大。
給你們算個帳就知道了。
1P=1024T,1T=1024G;2P有將近210萬G的恐怖算力。
而這臺長一米,寬2.2米,高卻只有50公分的微型云計算2P礦機,市價更是高達80萬美金。
他倒是想直接重組一臺量子計算機出來呢,可惜,很難找到重組對象。
在把定制模型納入視線里,拍照重組,耳邊響起了熟悉的提示音。
【滴滴滴!!!請問是否重組ALCT型云計算服務器】
【確定】
在重組開始后,韓義目光緊緊看著能量點。
賺錢重要,但如果能量超過一定比例,那重組超級挖礦機意義也就不大了。
7033.6;
7032.2;
7031.5;
花了兩點能量,一臺云計算礦機重組成功了。
韓義迫不及待的把礦機接入顯示器。
下載專用比特幣運算工具,到網站注冊,把注冊來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,點擊運算。
“嘟嘟嘟——”
一陣如同渣土車的鳴笛聲在實驗室里驟然響起;
靠得近的韓義,被這一聲響炸得汗毛都豎起來了,耳膜更是隱隱作痛,下意識的捂住了耳朵。
韓義忍著巨大的噪音看向顯示器。
算力維持在1.83p/s_1.92p/s,雖然沒超頻,但也算可以了。
就是噪音達到了驚人的104分貝,讓人有些受不了。
關掉電源,繼續重組。
【滴滴滴!!!請問是否再次重組ALCT型云計算服務器】
【確定】
算力達到3.72p/s_3.85p/s;
再次重組。
算力達到7.52p/s_7.61p/s;
第四次;
……
第六次;
……
直到第十次,算力已經達到駭人的960p/s;
而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也不過才剛剛突破1800P。
這臺超級挖礦機,超過全網50%的算力,理論上已經可以控制比特幣的分發及交易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