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早在2015年,IBM就使用“極紫外光微影”技術制造出了碳納米晶體管。
用這種技術制造出來的碳納米晶體管,面積相當于手指甲大小的單塊芯片,就可以安裝最多300億個晶體管。
那到底什么是碳納米晶體管?
簡單來說,碳納米管是由碳層組成的。
一層只有一個原子厚。
它們卷成管狀,直徑介于1納米至2納米之間。
有人可能不明白1納米是多厚。
舉個很簡單的例子,大約是一片指甲、豎切面十萬分之一的厚度。
在人類的認識范圍內,碳納米管是導電性能最強的材料之一,研究人員認為單根碳納米管的性能比常規硅晶體管高5倍。
但是,
雖然碳納米管的性能強大,想要在如此小的尺寸內清除雜質是一大挑戰;
因為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納米的金屬雜質體,碳納米管的性能也會大受影響,比如它可能會導致短路。
現在全世界都在研究,如何清除納米管內的雜質?
英特爾研究人員,開發了一種名為“流動蒸發自組裝”的技術,可以在1X1英寸的圓晶上排列碳納米管。
但這種技術還存在于實驗室里,并且受到嚴格保密。
韓義不想去研究流動蒸發自組裝技術,到底是如何清除納米管內的雜質,他要自己開發一種技術。
實驗室里,
蘇瑞爾,艾瑞爾,韓義三人,正在緊張的實驗中。
韓義重組出一臺超納米共振儀。
這是一種科幻物品,他用定制模型重組出來的,總共花費了將近500點能量。
韓義想用超納米共振儀,把納米晶體管里的雜質給排除出去。
現在問題是,共振儀速度太快了,每秒鐘高達一億次的震動幅度,很難掌握頻率。
就好比A、、V棒,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,調節高中低三檔;
但是碳納米晶體管的耐受頻率在哪里,暫時還沒有找到。
只能一遍遍實驗,直到它—高、、、潮為止。
在實驗室里一直待到晚上六點鐘;
剛剛走出實驗室,電話就響了。
是俞靜瑤。
韓義陡然想起,說今天中午燒飯來著的,結果給忙了。
然后再問才知道,俞靜瑤已經在回潤州的路上了。
叮囑了句注意安全后,便掛斷電話。
忙碌了一天,直到此時韓義才想起,他中午飯還沒吃呢。
……
……
開著奧迪A6,朝實驗室南大街開去。
這邊是商業街,晚上六點鐘,馬路上車水馬龍,人流如織,
把車子停在步行街路口,徒步走進去。
肚子餓的咕咕叫,偏偏一路走來,沒見著一家飯店,全是賣衣服、賣鞋子的商店。
就在他打算離開時,正好看到前面有個休閑茶座。
抬腿走過去。
“歡迎光臨!請問先生一共幾位?”
“就我一個人。”
“好的,請跟我來。”女服務員帶著韓義上了二樓。
二樓都是一間間珠簾隔著的情侶包間,或黃或粉的吊燈,把包間里點綴得朦朦朧朧。
餓得前胸貼后背的韓義,哪還管它什么包間不包間,坐下后點了兩份牛肉粉絲,加一壺茶,
臨走前還不忘催促道:“快點啊!”
韓義感覺自己挺傻的。
明明實驗室就有吃的,偏要出來吃,真是沒事找事做。
不過還好,菜上的很快。
20塊錢一份的牛肉粉絲,上面就放了三片牛肉,光鮮亮麗;
嚼進嘴里一股子豬肉味,假牛肉……
艸!
總共他么三片牛肉,居然還是假的,良心不會痛嗎?
筷子在陶碗里一攪,
“嗦嗦——”
一碗牛肉粉絲見底了。
噢,不對,還剩兩片青菜葉。
很快,第二碗上來了。
“嗦嗦——”
又是一碗牛肉粉絲見底。
摸摸肚子,癟的。
還好,旁邊還有一壺58快的龍井茶。
總算糊弄著把肚子填飽了。
算算賬,兩碗牛肉粉絲40塊,一壺茶58,98塊錢沒了。
苦日子過來的韓義,從來沒像今天這樣,感覺錢這么不經花。
100塊啊!
記得他在縣里上高中時,每個禮拜父母給的10塊零用錢,到禮拜天時,總還能剩個5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