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中一下子安靜了,所有人的神情竟變得古怪起來。
張皇后一臉詫異。
羞于與人對視的朱秀榮亦是錯愕的抬眸。
朱厚照左右張望,心里在琢磨,這真人剛才說的是啥。
弘治皇帝目光一沉,已感覺到不對了。
太皇太后本是怡然的高坐著,此時身軀一顫,驚異地皺著秀眉道:“真人,這是何意?”
太皇太后還是有些不明白。
那部經注,理應是離經叛道的啊,天下的經注,她都讀過,并不曾讀過這一篇,根據太子和劉瑾那兒的反饋,她幾乎可以確定,這就是出自方繼藩之手。
一個少年人,又不曾修道,毛手毛腳的竟去為道德經做注,簡直是膽大包天,可現在聽到普濟真人如此回話,她覺得是不是哪里弄錯了。
可普濟真人喻道純卻是露出了崇敬之色,繼續道:“太皇太后娘娘,貧道仔細研究過此經注,已看了七遍,觀中的諸道人亦紛紛觀摩,無一不對此經注贊賞有加,不……貧道實在太冒犯了,贊賞二字,說來有愧,該是頂禮膜拜,自慚形穢,此經上承宋元以來諸經書,廣納海川,又有自己對道德經的認識,實是不可多得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太皇太后終于坐不住了,微微顫顫地站了起來,一旁的王艷連忙攙扶住她。
太皇太后卻是將王艷打開,自己勉強站穩,臉上盡都是駭然之色:“這并非是歪理邪說?”
喻道純肅容,他在得知此經的作者,竟只是個少年郎之后,心里真是有著說不出的滋味,可是方外之人,怎么可以打誑語呢?
他斬釘截鐵地道:“此承襲老莊道德經之大成者,非區區貧道可以理解,貧道得此經,尚需細細研習,或有新的感悟。不過貧道可以確信,此經一經傳播,可以和真靖仙人的《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》媲美,傳世千年。”
這一下子,再不只是太皇太后反應驚訝,連弘治皇帝竟也滿臉震驚。
弘治皇帝不喜道人,是由歷史留存的。因為先皇帝的關系,弘治皇帝對于道人帶有天然的反感,可是……
對于真靖仙人,弘治皇帝也是有耳聞的。此人原名陳景元,乃北宋最著名的道人,自號碧虛子。宋神宗曾賜號“真靖大師”。此后,還有人傳聞,他在宋哲宗紹圣元年飛升,位列仙班。
當然,這等飛升之事,雖然有人深信不疑,卻也有人帶有懷疑的態度。不過此人的《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》,確實是當今正一道和全真教都尊奉的真經之一,道家無分南北,俱都因此而尊奉真靖仙人為祖師之一。
可現在說,方繼藩的這一篇道經,竟可以和《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》媲美?
這話,口出龍泉觀的普濟真人,卻是不由得人不信啊。
朱厚照不由驚異地低聲道:“這家伙,還修道啊……”
太皇太后卻是覺得自己有些無力了,她臉上寫滿了詫異,百感交集,凝視著普濟真人,那《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》,她不只誦讀了多少遍,對那位飛升的真仙,更是崇敬萬分。
可她無論如何都無法將那位北宋的仙人,去和方繼藩那種毛頭小子聯系起來啊。
殿中安靜到了極點,有一種說不出的詭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