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華還是不喜歡王守仁的傲氣,不免淡淡道:“殿試的事,未放榜之前,一切皆有可能。你不必如此自滿,陛下未必就會點選你。”
王守仁沉默了。
見王守仁沉默,王華皺眉:“不說話?”
王守仁想了想,還是決定說出自己的肺腑之詞:“如果皇帝不選兒子,這是皇帝陛下的昏聵無能。”
“……”
沉默了,死一般的沉默。
王華覺得自己的后襟都已經濕透了,冷汗淋淋。
雖然是父子之間私下的交流,可他太了解這個不諳世事的兒子了。
不點你,就是皇帝的昏聵無能……你好大的膽子,君君臣臣,在你這里被狗吃了嗎?你這是辱罵君上,是膽大妄為,你這狗都不如,不忠不孝的……
“逆子啊……”王華終于發出了咆哮!
只見他青筋暴出,再無那平日的形象,捋起了袖子,猶如山村野夫,滿口污穢之詞,用的乃是江浙鄉音。
………………
次日一早。
又是天蒙蒙亮。
劉健等人入宮之后,沒有前去內閣,而是直接轉道暖閣,因為他們知道此時,陛下理應在此等待了。
果然,弘治皇帝依舊是早起。
這已成了他的習慣,永遠是睡得遲,起得早,有時實在過于疲憊,便在暖閣里打個盹兒。
他見到了三個內閣大學士,不等他們行禮,便搖頭笑道:“不需多禮了,諸生們,怕也是急著等放榜,這殿試的榜一日不放,怕是不知多少人憂心如焚,朕與諸卿也多費費心,將這卷子,趕緊看一看,既要求快,卻也不能求快,求快是為了早早放榜。可不能求快,卻是萬不可因為疏漏,而誤了諸生的前程,來……賜坐。”
其實連日的大旱,已經令弘治皇帝甚為焦慮,不過這些焦慮還是藏在心底,掄才大典,總不能愁眉苦臉才是。
他命人上茶,接著繼續看卷子。
劉健等人也不敢遺漏,也都是聚精會神起來。
這一天的功夫,很快又過去。
基本上,所有的卷子都已經閱過了。
當然,雖然草草的閱過,可到了明日、后日,所有的卷子卻還需重新核實一遍。
不過到了現在,弘治皇帝的心里,卻大抵已經有了數。
劉健等人預備告退之前,他手搭在御案上,道:“本朝還沒有父子雙狀元吧?”
“稟陛下,父子雙進士的有,雙狀元,就真聞所未聞,便是先宋時,也不曾見。”
弘治皇帝打了打精神,搖了搖頭:“這需有多大的福氣啊,王家要名震天下了。”
劉健抬眸看了弘治皇帝一眼,他心里已有數了:“王家的福氣,是天子賜予的,天子若是降下雨露,王家自是有了福氣,此乃君恩。”
弘治皇帝卻是搖頭道:“這不是君恩,是他們應得的,朝為田舍郎、暮登天子堂,這并非是天子的恩惠,而是他們寒窗苦讀的結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