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漸漸對方繼藩的印象頗好起來,無論怎么說,這個家伙雖有瑕疵,卻是瑕不掩瑜,弘治皇帝不愿在此事上苛責他。
只是討論到了這里,弘治皇帝想起了什么似的,轉而道:“喔,朕想起一件要事來,諸卿稍待,朕去去便來。”
說罷,竟是匆匆忙忙的起了身,到了暖閣的里室,一直在一旁伺候的蕭敬見狀,也連忙尾隨進來。
“取錦盒來。”弘治皇帝見蕭敬跟著,便直接吩咐。
蕭敬自然知道什么是錦盒,這錦盒里裝著許多封書信,只是陛下告誡不可拆開,蕭敬是個本份的人,雖知陛下這些日子以來,每日都拿著書信,接著對著案牘不知寫著什么,但他是從不敢越雷池一步的。
很快錦盒就取了來,蕭敬將錦盒交給弘治皇帝,便安靜地退到了一邊。
弘治皇帝打開錦盒,熟稔的抽出了其中一封書信,心里忍不住嘀咕,朕竟差一點兒忘了告誡那許杰,萬萬不可欺負張小虎,更不得罵他生的丑,若不是今日突然想起,這信若是貿然發出去,張小虎怕又要來告狀了。
這些日子以來,其實弘治皇帝早就發過一次書信命人送去了西山,其中有許多告誡的內容,學童們也隨之回了書信,弘治皇帝看著有趣,有時看著這些書信,心緒都開朗了許多。
在疲憊之余,竟有消解疲乏的功效。
雖然有時,弘治皇帝覺得幼稚,可細細思來,管他呢,這算是他生活中極少的樂趣了。
本來他已回了書信,打算這兩日尋方繼藩來,將信送回西山,可陡然想起,覺得很有必要再囑咐一番。
他認真的去了筆墨,提筆,在許杰的書信里添了一番話,方才將筆擱了,隨后將筆放回了筆筒里。
忙碌完這一切之后,命蕭敬將一切收好,弘治皇帝才回到了劉健諸人面前,又一副無事人一般的樣子道:“方才說到哪里了?”
…………
西山。
咿咿呀呀的讀書聲愈來愈嘹亮。
王金元遵循方繼藩的吩咐,在西山南麓這兒搭建了新的學院,這一次要蓋的是屋舍,用的是青磚紅瓦,以后再也不擔心漏雨和灌風了。
有了舉人和秀才進行啟蒙,學童們進步得很快,已經可以通讀論語了,學童們讀書很辛苦,卯時便要起來,開始晨讀,因而,一旦清晨的讀書聲響起,整個西山便如復蘇了一般。
礦工們已吃過了熱騰騰的早飯,紛紛扛著鎬頭,預備上工,百戶所也開始點卯了。
玻璃作坊的爐子卻是不停的,所以需要兩班輪工,匠人們有的上值,有的下值。
婦人們往往會養一些雞鴨,在這個時候,也要開始預備喂一些谷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