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……很疼。
可劉健這性子是習慣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,他只輕描淡寫地道:“噢,這既是出自于你的本心,那么為父是阻止不了你的。”
“謝父親。”劉杰狂喜。
“可是……”劉健沉默了一下,沉聲道:“你必須牢記一件事。”
劉杰因為高興,臉上帶著笑容道:“不知父親還有什么教誨……”
看著兒子喜滋滋的樣子,劉健心里嘆了口氣,闔目,平靜地道:“在外不要告訴別人,為父是你的父親,就算人認出來,也要抵死不認。”
劉杰倒沒有異議,很實在的點頭道:“兒子知道了。”
劉健這才拉下了轎簾。
坐在轎里,他心里不由感慨,幸好朝廷欽定了程朱理學為科舉必備的經注,如若不然,這天下的讀書人,怕要亂套了。
方繼藩那個小子,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啊,他推出這個王守仁,不知會掀起多大的驚濤駭浪。
自己兒子……不爭氣啊。
…………
而此時的方繼藩,則是打了個哈欠。
有人罵自己?
其實方繼藩沒有偷懶,他也想去西山,看看自己可愛的土豆,這土豆的作用,比紅薯還要強的多,不但產量高,而且更適合作為主糧。
更可怕的是,土豆生長周期短啊,同樣的畝產量,可土豆至少可以做到一年兩熟,紅薯再如何神奇,也不是土豆的對手。
只是……今日王守仁去講學,方繼藩不愿湊這個熱鬧。
雖然對王守仁而言,自己是他的授業恩師,是因為自己的指點,才讓他悟通了真理。
可實際呢,方繼藩可不這樣認為,王守仁就好像一個活火山,本身蘊含的巨大的力量,隨時準備噴發出來,而這樣的人,只需人生軌跡中,多出某種變量,他的思想,自然會漸漸開始有了雛形。
方繼藩,只是這個變量而已。
雖然號稱兩世為人,似乎看得比古人更遠,可論理論水平,方繼藩比之王守仁,還差的遠了。
至于上一輩子的諸多思潮,且不說方繼藩大抵也只是一知半解,可即便他當真精通,又理論過于超前,帶給社會的,可能是更大的危害。
王莽新制怎么完蛋的,這是前車之鑒啊。
理論而言,那王莽新制的內容,放在了大明朝,都算是先進呢。
方繼藩是個有道德的人,這一點毋庸置疑的,即便千千萬萬人否認,可方繼藩自己卻深知自己和王學思想一般,無論自己做的是啥缺德的事,可至少心里還有良知,堅守著自己道德的底線。
因而,他不愿去湊這個熱鬧,讓那些跑來求教的讀書人,見了自己,更加深信不疑的認為,王守仁的思想完全是自己所賜。
這一份榮譽,本就該屬于王守仁,自然該讓他去大放異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