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咳嗽一聲。
張皇后這才收回了思緒,弘治皇帝便不由道:“怎么,你有心事?”
張皇后微微一笑,道:“陛下多慮了,臣妾沒有什么心事。”
弘治皇帝頷首,不疑有他。
………………
歐陽志回京了。
這位翰林修撰剛剛抵達了京師,立即蒙受了皇帝的親自召見。
弘治皇帝在暖閣,耐心的等候著這位從錦州回來的君子和大英雄,似乎對于歐陽志的回京,大為期待。
歐陽志一臉倦容,畢竟是千里迢迢的趕回來,連沐浴都沒有,便先到禮部復命,隨后,禮部請他入宮。
歐陽志穩步進了暖閣,不疾不徐地行了大禮。
弘治重新打量著歐陽志,他依舊還是老樣子,并沒有因為大功而露出絲毫的喜悅,這樣的人,真是君子啊。
弘治皇帝心里感慨,臉上露出了隨和的微笑,道:“卿家免禮,平身,賜座。”
翰林修撰,區區從六品而已,在皇帝面前,無論如何清貴,卻也不過是芝麻綠豆大,直接賜座,足見優榮。
歐陽志倒也泰然的站了起來,欠身坐下。
只是……依舊還是木著臉。
弘治皇帝卻是忍不住為之欣慰,好定力。
弘治皇帝依舊帶著微笑道:“卿保全十萬軍民百姓,捷報入朝,朕與文武,無不振奮,此戰誅胡七千,錦州之事,朕已了然于胸,此卿之大功。”
沉默了一會兒,歐陽志不卑不亢地道:“臣不敢居功。”
好一個沉默寡言……
若是換做了方繼藩,只怕尾巴都要翹到了天上去了。
這樣的恩師,居然教出了個品德如此優秀的門生……真是咄咄怪事。
弘治皇帝眼中,不無欣賞之色。
畢竟,弘治皇帝打小受到的教育,一個賢臣,一個君子,就理當如此應對。
而眼前的這個歐陽志,不就是書中所言的典范嗎?
古大臣之風,講的不就是這樣的人?
“卿不必過謙。”他頓了頓道:“卿對遼東事務,如何看?”
他頗有考較的意思。
畢竟,此番歐陽志親自去了遼東,那么自己給他一次陳述己見的機會,且看看歐陽志是否有什么獨到的見解。
歐陽志沒有急于回答,而弘治皇帝也不急,他就喜歡這種說話過腦子的人,不,何止是喜歡,簡直就是欣賞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