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杰頗其實有些緊張,打開圣旨,開始誦讀:“奉天承運皇帝,詔曰:……”
這圣旨第一次開封,劉杰只看一眼,眼睛都直了!
接著,他不得不帶著幾分擔憂,硬著頭皮念下去:“朝鮮國王李隆者,廢妃之后也,今僥幸克繼君位,不思上奉天國,下安黎民……”
這是在罵人啊。
直接罵人是廢妃的兒子,人家好歹是個國王,接下來的批判就更加嚴厲了,大抵就是說你吃飽了沒事做,廢妃之后便是廢妃之后,朝鮮國現在已有王太后,豈可再有王太后呢?何況,你的母親既然是廢妃,乃獲罪之身,你身為她的兒子,應當反省她的過失,三省吾身,竟敢逾禮,讓大明給予追封!
劉杰越念越心驚!
他小心翼翼的看著地頭跪著的李隆,卻見李隆沒什么表示。
他不禁感到有些奇怪。
其實這李隆也不是沒有表示,而是因為,他聽不太懂劉杰的漢話。
朝鮮國的宮廷和三班貴族里,雖是自幼就要進行漢話的教育,可畢竟這漢話傳到這里,又成了另一種方言了,大抵就相當于廣東布政使司的朋友們講官話的效果。
而劉杰口音里也多少帶著鄉音,這下好了,廣東布政使司的人講官話,卻讓一個江西布政使司學習過官話的人來聽。
李隆依舊面帶著微笑,他日盼夜盼,就是這份冊封啊,這代表著上國對自己的支持,有了這封冊封,一切就可水到渠成了。
劉杰的話,他聽不太懂,勉強聽懂幾個字,也串不起來,不過這不打緊,雖然聽不太懂,可是文字是互通的,到時上使將圣旨交給自己,自己一看就知道了。
劉杰念完,已經感覺背脊發涼了,甚至連冷汗都出來了。
他陡然想起,好像恩師臨行時,還交給自己一個錦囊,說是念完了圣旨之后,便立即拆開。
于是,圣旨念完。
李隆笑嘻嘻地一字一句道:“下臣……謝……皇……帝……恩……典…”
劉杰將圣旨交給他,李隆朝劉杰笑了笑,原本按禮儀,李隆該邀請上使到景福宮里坐一坐,以盡賓主之禮,可他太想看看圣旨了,于是乎吩咐身邊的大臣道:“上使遠來,旅途勞頓,先請至奉常寺暫歇,稍晚一些,再請上使作樂。”
奉常寺知事便請劉杰出景福宮,坐上了一種……別致的轎子里!
連日趕路,其實劉杰甚為疲憊,可想起師公的囑咐,他不甘怠慢,便取出了錦囊,打開……一看。
一個紙卷慢慢的展開,然后,劉杰看到了一個字——逃!
逃?
劉杰頓時腦子嗡嗡的向,聯想到了那份圣旨,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在景福宮,李隆的手在顫抖。
他的左右,外戚任士洪以及領議政慎守勤低垂著頭,不敢發出一丁點的聲音。
他們二人都是李隆的左膀右臂,可突然來了一封上國的旨意,讓他們感到莫名其妙!
他們小心翼翼的看著李隆,似乎猜測到了什么,可是此前,大王并沒有透露出一點訊息,可見在大王心里,便連他們竟都不夠信任。
李隆看完了圣旨,眼睛都已經直了。
他原以為,作為登基的朝鮮國王,大明多少會給一點面子的,何況他的奏疏,可謂是聲情并茂,可誰知迎來的,竟是呵斥。
他氣得顫抖,原本是想借上國的冊封告訴王廷中的大臣,以及國內的士人,上國是徹底支持他的。
可誰料到……
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