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!”
就在此時,一個清亮的聲音,打破了沉寂。
還是方繼藩!
方才胡亂拍了一通馬屁,結果弘治皇帝壓根就不領情,直接道出了真相,這方繼藩……想來挺尷尬的吧,不過陛下贊許他有功,這小子多半是要感激涕零,來謝恩了。
可方繼藩一點尷尬都沒有。
方繼藩激動地道:“陛下真實圣明啊……”
“………”所有人頓時又目瞪口呆地看著方繼藩,這樣也行?
朱厚照也是有點懵,目光古怪地看著老方……
方繼藩則是振振有詞地道:“陛下勇于承認自己的過失,歷朝歷代所罕有,歷來天子都攬功于身,唯有陛下從不居功,卻總是將過失承擔在身。此等胸襟,恒古未有,臣……確有萬死之罪,和太子殿下偽造圣旨,可臣之所以如此大逆不道,正是因為臣知陛下寬宏大量,絕非是小雞肚腸,只是臣萬萬想不到,陛下非但饒恕了臣的罪責,竟還對臣論功,陛下仁德之心,寬厚胸懷,令臣敬佩不已,臣肝腦涂地,難報效萬一。”
眾人一個個臉色迥異,這馬屁精……
他們也算是服了。
做大臣,畢竟應該要有所風骨的。
班中只有一人,依舊面無表情,像是無事一般!
此人正是歐陽志,歐陽志作為翰林侍學,已有了參與朝會的資格。
因此,有些熟悉歐陽志的人,都不免在此時偷偷的看了歐陽志一眼。
他們想知道,歐陽志的恩師如此臭不要臉,作為門生的歐陽志,會是什么表情。
可惜,歐陽志令他們失望了,依舊是那副十年如一日的面無表情的樣子。
許多人心里不由感慨,不愧為歐陽侍學,真是沉得住氣啊。
弘治皇帝微微一笑道:“嗯,卿與太子,朕自會論功行賞,對了,還有那劉杰。”
接下來,便是群情激憤的大臣們,要求討伐朝鮮了。
發生了如此駭人聽聞之事,若朝廷無動于衷,似乎也說不過去。
只是接下來的唇槍舌戰之中,似乎又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。
叫囂著討伐容易,可要討伐,就得要大動干戈了。
想要鏟除李隆,至少得要預備十萬大軍,要數不盡的糧草,若是兵將少了,雖是征伐,可一旦戰事不順,巍巍大明,竟是奈何不了區區小國,豈不可笑了?
可若是調集大軍,沒有數個月功夫,消耗掉無數錢糧,卻也不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