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一切需重新開始,得將這些人好好的安置起來。
一百五十個生員,最大的好處就在于,他們不但肯吃苦,而且都有學識,他們中的每一個人,既可以是表率,也可以是十個乃至數十個災民眼里的智者。
人們信服他們,因而他們除了照顧弱小之外,還可帶著青壯們開始對家園進行重建。
沈傲組織起了二十多戶人家,他似乎對這樣的人家了若指掌,和他們攀談時,也絕不是高高在上,若是要出工時,也是他身先士卒,二十多戶人里,有三戶病人,其中最嚴重的,乃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人。
少年人產生了高熱,沈傲照著方子,去物資囤積的地方領了藥草給那少年人煎服,這時候其實在病魔之前,人力能做的,實在有限,藥到病除,只會出現在傳說之中。
這二十多戶人,每一個人在受災之前的情況,他都已摸清了,記錄在自己的簿子里,西山書院來了此處,最大消耗除了糧食和藥草之外,便是筆墨了。
為了方便攜帶,也是為了防潮的需要,除了紙張,還有許多竹簽,方便生員們記錄。
二十多戶中,有一人是初通筆墨的,此人便成了沈傲的跟班。
人們開始安定下來,最恐慌的時候已經過去,于是人們開始尋找自己的親人,隨后,在漸漸穩固的山體里,人們開始上山伐木,搭建了一個個簡易的棚子。
一切井井有條,再沒有最初的慘狀了。
…………
宮中……
地崩之后,京師已經大亂,西山書院自行前往靈丘縣救災,消息傳出,劉健雖然是表現了贊許,可不少人……哭了。
他們的兒子,就是書院的生員啊。
沈文就是最難受的一個,他可謂是捶胸跌足,只恨自己當初為何不給沈傲娶一個媳婦,好歹……留個后啊。
自然心里是憂心如焚,可面上,沈文還是死鴨子嘴硬,認為此舉乃理所應當。
而接下來的一件事,卻引發了朝野的嘩然。
弘治皇帝傻傻的看著奏報,懵了。
他的兒子……跑了。
是在西山書院往西開拔不久之后,不知所蹤的。
東宮上下都像沒頭蒼蠅一般,到處尋找。
最終,所有人意識到,太子理應向西去了,是去了靈丘縣。
弘治皇帝臉色蠟黃,那總能保持出一副穩重之態的臉上,終于露出了一絲少有的驚恐。
靈丘縣,那兒……現在可是人間地獄啊。
太子他……
自己只有這么一個兒子,他竟這樣的胡鬧?
作為一個父親,弘治皇帝是無法接受這噩耗的,他直接心亂如麻起來。
雖然平時對朱厚照嚴厲無比,甚至很多時候動輒打罵,可他自覺得,這是一個皇帝應盡的職責,這個孩子,是自己一切的希望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