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這一層保護色,朱秀榮方覺得心安,可隨即,宦官們點燃了殿中的燈火,才使她又置身于燈火之下。
朱厚照卻是非常想知道朱秀榮的心思,因此他竟是忍不住追問道:“妹子,你許了什么愿?”
“我……”朱秀榮有些錯愕。
朱厚照突然想到了什么,忙是敲敲自己腦袋,忍不住感慨:“我真蠢啊,愿望是不許和人說的,說了,就不靈了。嗯,不要說,不要說,說了我也不聽,好了,我們吃蛋糕。”
他一面說,一面拿著匕首,將這蛋糕切開。
朱秀榮見那八個字被朱厚照生生的分解的支離破碎,心要碎了。
朱厚照將蛋糕小心翼翼的放在盤里,送到朱秀榮面前,像是獻寶一樣的:“妹子,你來嘗嘗看。”
朱秀榮接過盤子,看著上頭的蛋糕,用小勺子輕輕舀了一勺,小心翼翼的,將這蛋糕置入口里。
頓時,一股香甜和松軟開始刺激著她的舌尖和味蕾,這是一種極奇怪的感覺,很……好吃!
“太好吃了。”朱秀榮眼角眉梢都洋溢著笑意。
她幾乎可以想象,置辦這糕點的主人,一定為此,花費了無數的心思,香甜入口,暖在心間。
“我就知道。”朱厚照興沖沖切下一塊塊糕點,送到了周氏、弘治皇帝和張皇后手里。
在沒有鮮酵母之前,一切的糕點,都是實心。
而實心的糕點,最大的問題就在于,它雖容易使人解饑,口感,卻差了許多,容易干硬。
正因如此,人們吃糕點時,都得伴著茶水喝,否則,難以下咽。
甚至許多人吃蒸餅,還需先將干硬的蒸餅先泡軟了,再一口吃下。
大抵……就和吃糊糊差不多。
鮮酵母的可怕之處在于,它可以使一切的面食膨脹起來,不但可以使食物松軟可口,而且也更利于食用,因此,鮮酵母在東方出現之后,后世人們眼里的饅頭應運而生,這饅頭瞬間變成了主食,風靡天下。
而在西方,人們從埃及人那兒,學習到了制造培養酵母的技藝,因而,使面包成為了主食,延續至今。
弘治皇帝吃了一口蛋糕,頓覺滋味綿長,別有風味,忍不住頷首:“方繼藩何時,又學烹飪去了。”
“他是為了自己的門生唐寅做的,說是唐寅的誕日即將到了,因而折騰出了這蛋糕出來。”
朱厚照笑吟吟的道。
弘治皇帝一面吃,一面心里暗咐,真香甜啊,這個孩子,到底是什么樣的爹,才能生出來,做任何事,都比別人好。
就連這做吃的,也比專業的廚子花樣多,滋味好。
朱秀榮俏挺的鼻子微微一皺,卻依舊嫣然而笑。
她可不信朱厚照說的話,何況,方繼藩一定不會如實相告的。
弘治皇帝卻是不禁道:“是嗎?想不到,歷來只聽說方繼藩對門生們苛刻,萬萬料不到,竟也有這一面,這蛋糕,很香甜,別有風味。”
朱秀榮低頭吃著,細嚼慢咽,專心致志的聽弘治皇帝父子說著閑話。
朱厚照正色道:“父皇,方繼藩對門生是嚴苛了一些,可有一句話不是說的好嘛,所謂子不教、父子過,教不嚴,師之墮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