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魚,通體為黃色,和河中的鯽魚,沒有太大的分別。
這是大黃魚。
在后一世,直接被勤勞勇敢的漁民們,打撈的幾乎絕跡了。
大黃魚的特點,就是每到這個季節,就會涌入至近海進行產卵。
而此時,正是漁汛的最好時機。
許多漁民,突然發現,這大黃魚和其他的魚不同,他們的能發出強烈的間歇性聲響,同時對音響也很敏感。它的主要發音器官是鰾及其兩側的聲肌。當聲肌收縮時,壓迫內臟使鰾共振而發聲。在生殖季節魚群終日發出“咯咯”、“嗚嗚”的叫聲,聲音之大在魚類中少見。這種發聲一般認為是魚群用以聯絡的手段,在生殖時期則作為魚群集合的信號。
于是乎,人們開始使用敲船的方法,可以讓大黃魚們,集結起來。
最喪心病狂的事,根據這一特點,后世的漁民,直接開始研究出針對大黃魚的聲吶,吸引魚群聚集一起,而后用萬噸漁船,將其一網打盡。
正因為大黃魚如此,所以在后世,大黃魚幾乎滅絕,若是誰能捕撈到野生且肥大的大黃魚,幾乎可以賣到天價。
甚至,像這樣喪盡天良,一網打盡的敲船行為,漸漸開始被禁止,為的,就是保護瀕危的大黃魚。
而在此時,大明海禁,早已沒有了打魚這個行業,自然而然,這些野生的大黃魚們,沒有天敵,瘋狂的繁衍,在這片汪洋大海里,這樣的魚,何止億萬。
看著這船底下,一只只魚,唐寅要哭了;“龍王爺保佑啊。”
胡開山抖擻了精神,這哪里是龍王爺保佑,這分明是恩公保佑啊。
恩公真是博學多才,這個……也懂?
這時,他發現,恩公不再是靠高貴的品德,來征服人心了。
簡直就是諸葛亮轉生。
“捕魚!”胡開山發出了大吼。
對啊……
捕魚。
魚是啥,魚就是肉啊。
一只魚,足有三四斤,肥美的,十斤也有。就在船下,層層疊疊,巴掌大的地方,就有數十只。
這是啥,這就是肉啊。
兩只魚,就是一只雞,三十只,就是一頭豚,八十只,就是一頭牛。
這是糧食啊。
即便是胡開山,雖然是做賊出身,可骨子里,也有來自于大吃貨的基因。
他看著這無數的魚,眼里放出光來。
“捕魚!”
所有人都反應了過來。
必須得捕魚啊。
這是糧……是糧啊……
一個個漁網,自寶船上丟了下來。
水兵們,本就是江浙人,那兒水網密布,湖泊眾多,打小,就有打魚的經歷,只不過,從前是在湖泊中打魚,而如今,卻在這汪洋大海里打魚。
這完全是不同的概念,這里魚的密度,是湖泊里魚密度的千百倍。
一網下去,誒喲喲……一群人在舟上氣喘吁吁,拉不上來,船身都要傾斜了,好不容易,連拉帶扯,數十只大魚上來。
所有人都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