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想看,就在新皇帝對下西洋不感興趣的時候,就在朝中許多人開始抨擊鄭和的時候,更有無數讀書人認為下西洋乃是浪費錢糧的時候。
這個節骨眼,鄭和敢告訴大家,在極西之地,有這樣神奇的種子嗎?
只怕還沒有提出來,第二天便會遭受無數人的攻訐,認為他欺君罔上了。
現在滿朝君臣深信世上有這樣神奇的種子,是因為紅薯和土豆的出現,讓所有人眼見為實而信服。這使人們的視覺開闊起來,覺得既然有畝產千斤的作物,那么,怎么就會沒有畝產萬斤的呢?
可在那個時候,一畝地才收三石米的時代,你鄭和提及此,莫非是為了讓大明繼續浪費錢糧拿給你去下西洋,而編織的彌天大謊?
所以鄭和即便在那時拿出,非但對下西洋沒有好處,反而可能更加堅定滿朝君臣禁海的決心。
弘治皇帝搖頭苦笑道:“是啊,倘若不是因為紅薯和土豆,不是因為方卿家,有人將此輿圖送到朕的面前,朕多半也會對此人的初心保持懷疑的。三寶太監的心里不知有多少苦水,無法傾訴啊。他一定是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回,這神奇的種子已不可能求取,為了斷了這個念頭,而故意將這輿圖留在了海外……”
眾臣紛紛點頭,覺得有理,許多人心里唏噓,當初若是繼續下西洋下去,只怕現在后人們早就不為糧食所擔憂了吧。
這將是什么樣的盛世呢?
可惜……實在是太可惜了。
可是前人們的錯誤,今世之人卻必須負責,而現在難道要讓這樣的追悔莫及,繼續留給后人嗎?
弘治皇帝的手指,點著那巨大島嶼的中心,視線久久不移。
這里……是美洲,北美洲的最中心位置。
弘治皇帝欣慰的笑了:“方卿家與三寶太監不謀而合,可見這神種的傳聞果然非虛。極西之地,原來在此。”
他的心情不免感到欣慰。
天地之廣,俱在此輿圖之上,弘治皇帝又何嘗沒有雄心壯志:“現在,大明抵達最遠之處在木骨都束,那么下一次下西洋,便是要繞過這木骨都束所在的昆侖洲,讓過了此地,那么神種所在的陸地,便隔海相望了。自我大明重新下西洋以來,徐卿家做了一回先鋒,那么此后,大明還將第二次出航,有了第二次,就會有第三次、第四次,直至我大明得到神種為止,否則朕絕不干休!”
他義正辭嚴得說完一番而后,一臉肅然地叫道:“太子……”
他倒是對這輿圖有些起疑,總是感覺有些怪怪的。
他正走神的功夫,聽到弘治皇帝的呼喚,嚇得面如土色,連忙應道:“兒臣在。”
弘治皇帝正色道:“記著朕方才的話,哪一日,若是朕身子不成了,太子克繼大統之后,這西洋的探索也決不可中斷,三寶太監的遺憾已是前車之鑒,后人哀之而不鑒之,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!”
“兒臣遵旨。”
弘治皇帝的這番話有些嚴肅,朱厚照自然是老老實實的應了,他偷偷的看了一眼方繼藩,而方繼藩一臉忠厚和誠實的樣子。
心里的一塊大石落地了。
天下的面目,終于可以昭告于天下了。
天地的廣闊,將會給無數人以震撼。
更重要的事,這一次算是完美甩鍋成功了,你看,臣沒有欺騙陛下吧,三寶太監可都是這樣說的,臣和三寶太監不謀而合,可見臣是個誠實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