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”
有時候,所有人都佩服方繼藩的樂觀精神。
弘治皇帝臉色蠟黃:“無論來得及,來不及,立即調諸部兵馬,至寧波府,防患未然!”
他說罷,咬牙切齒:“區區一群倭寇,猖獗至此,當初三寶太監說得對,朝廷不重視海疆,則自有賊寇去占領海疆,遲早有一日,成為我大明心腹之患。此次,倘若寧波有失,諸卿定當痛定思痛,列祖列宗們錯了一次,到了朕這里,不可一錯再錯了。”
弘治皇帝隨即嘆了口氣:“唐寅此人,朕有耳聞,他也算是盡心竭力之人,是方繼藩的門生,倘若,此次戰死,朝廷理應從重撫恤。”
方繼藩想說啥,可細細一想,對于倭寇的戰斗力,其實他多少也有點心虛。
這些人,可是橫行于海外的亡命之徒啊。
自己教授他們的兵法,當真管用嗎?還有這些義烏人和永康人,難道……真的指望著窮了十八輩子,當真就可以奮不顧身嗎?
倭寇會有多少人襲擊寧波?
這一個又一個的疑問,方繼藩沒辦法回答。
隨即,方繼藩一想,這又如何呢?
方繼藩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與臣,為了籌建鎮國府備倭衛,花費了無數的心血,陛下若是問太子和臣,備倭衛能否抵御倭寇,太子或許不敢保證,可臣卻敢保證,鎮國府備倭衛上下,絕不會望風而逃,定會與倭寇死戰到底。”
朱厚照忍不住道:“兒臣也敢保證,請父皇勿憂。”
弘治皇帝吁了口氣,搖了搖頭:“大明萬里江山,臣民萬萬,這上上下下,多少煩心的事啊……”
一聲嘆息,對于方繼藩,他是信任的,可鎮國府備倭衛,才成立多久,最重要的是,他們的人數,太少了。這些人,膽子是不小,捕獲巨魚,就足以證明他們的忠勇,可倭寇肆虐東南沿岸,來無影、去無蹤,兇殘頑強,朝廷無數官軍與之接站,他們未嘗一敗。
這剛成立不久的鎮國府備倭衛,當真可以克敵制勝嗎?
弘治皇帝手搭在案牘上,不發一言。
良久,他抬眸:“事到如今,朕只好寄望于唐寅了,但愿他,不會令朕失望。否則,寧波闔府上下,生靈涂炭,而朝廷,亦是臉面無光。朕自下決心剿倭,那么倭寇定會在劫難逃,即便鎮國府備倭衛上下盡都盡忠戰死,寧波府淪為人間地獄,朕也絕不為這些倭寇所懾,區區倭寇,嚇不倒朝廷,來日,繼續調遣兵馬再戰,直至這些頑寇,俱都葬身魚腹為止!”
弘治皇帝冷聲道:“臺州府的奏報,立即發出去,要讓天下人都知道。”
“陛下……”李東陽忍不住道:“陛下,這恐怕不妥吧,此事,還是暫且壓著為好,若是讓天下人知道,不但朝廷為人所笑,只怕,天下軍民,反而恐懼倭寇更甚了。”
弘治皇帝淡淡道:“發出去吧,讓人知道,沒什么大不了的,知恥而后勇,倘若朝廷將它壓在箱底,視而不見,這才是恥辱,輸一次、兩次,哪怕八次、九次,這不丟人,丟人得是,出了如此大的亂子,朝廷竟不敢正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