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即便帶了老花眼鏡,這熱氣球,卻依舊是沒有尋到。
太皇太后吁了口氣:“原來如此,原來如此,去將方繼藩叫來。”
宦官匆匆去殿前的闊地請來方繼藩,方繼藩行禮道:“臣……”
太皇太后深看著方繼藩:“哀家這才相信,周臘的性命,果然是你救的了……”說著,她提著杖子,狠敲周臘。
“畜生,還站著做什么,自己恩公面前,有你站著的份嗎?”
被太皇太后這么一罵,周臘委屈的想哭,卻忙是拜下:“多謝恩公。”
方繼藩樂了:“不必客氣,臣這人,施恩不求回報。”
太皇太后頷首點頭,滿意的看了方繼藩一眼:“哀家欠你一個人情,這情分,哀家記住了。”
方繼藩想客氣一下。
弘治皇帝卻在這時道:“方卿家,這個氣球,只可以救人么?”
顯然,弘治皇帝對于這氣球的用途,有了極大的興趣。
他的心底,已是翻江倒海,能送人上天的東西,有啥用?
“陛下,這東西,實在太有用處了。”方繼藩道:“陛下有沒有想過,為何我大明在與韃靼人作戰時,總是處處受制于人呢?”
弘治皇帝皺眉。
方繼藩道:“這是因為,韃靼人有的是戰馬,關外的大漠之地,又是一馬平川,他們若要襲擊我大明的邊鎮,可以朝發夕至,當日便可發起進攻,而我大明雖有烽火狼煙預警,可終究,是被動的躲在關塞之內,親眼看到了韃靼人,方才放出預警,這預警的時間,不足以讓各處關隘,做出準備。”
弘治皇帝徐徐的點頭,他眼睛一亮。
方繼藩繼續道:“因而,咱們大明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情況,敵在暗,我在明,誰也不知,這些韃靼人,會什么時候出現,更可怕的是,這導致了咱們大明,幾乎難有民戶在關外立足。”
弘治皇帝身軀一震,他想到了一件事,想到了方繼藩要在關外種植土豆和紅薯,不得不說,現在這土豆和紅薯,已經開始在關外進行培植了,可只是小規模的培植,不敢大量的種植,畢竟,大明不可能給這些種植紅薯和土豆的土地都用關墻圍起來,可倘若這時遭受了韃靼人的襲擊呢?若是事先,這些襲擊的韃靼人,被大明的斥候察覺,能回來預警,那倒也罷了,至少農戶可以立即躲進關隘中去,可地里的莊稼,豈不是白白送給了韃靼人?
可若是有足夠預警的時間呢?
又或者……
方繼藩道:“可倘若是,大漠之地,多散步一些這樣的氣球,韃靼人就算見天上有人隨時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,也是無可奈何,甚至……若是氣球上的藤筐里,備一些武器,偶爾投擲,使韃靼人,永遠處在惶恐的狀態,那么……韃靼人只怕,便日夜朝不保夕,永遠處在夢魘之中了,他們一舉一動,都被我大明隨時偵知,甚至,隨時天上,會掉落一些東西來,教他們不勝其擾,疲憊不堪,如此,他們丁當不勝其擾,煩不勝煩,哪還有心思,襲我大明邊鎮。”
“從前我們處處挨打,永遠龜縮在關墻之內,可今日起,我大明卻要化被動為主動,也讓他們嘗嘗,這恐懼的滋味。”
…………
上午去打針了,更新有點遲,抱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