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到了現在,他還是震驚的。
無法想象,區區幾個漢人,居然可以殺入大太子所帶領的數千人之中,將人救走,居然……還一斧頭直接將大太子殺死了。
這……既是喜訊,同時,也是一個預警。
他不露聲色,心里卻是萬分的激動起來。
新建伯……這三個字,其實對于絕大多數的韃靼人而言,他們并不理解這字面上的意思,甚至還有人以為,所謂的新建伯,是一個叫新建伯的漢人,可是這并沒有妨礙于,人們銘記住這個名字。
“和新建伯不共戴天!”
所有人憤怒的高呼著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數日之后,一匹快馬,火速至山海關。
山海關總兵官接到了一份奏報,然后……他懵了。
新建伯……砍死了韃靼大太子?
這……怎么可能。
那大太子確實前些日子,在附近一帶活動,而且,周臘的事,總兵官也都知道。
可這大太子死了?
總兵官有點發懵,怎么看,這消息都不太靠譜啊。
不過大漠之中,各種真假不一的消息,確實很多,很多在外的細作,消息都是輾轉得來的,都無法確認。
至少,總兵官就不相信……
這大太子,相當于是大明的太子殿下啊,太子殿下,身邊數千人保護,這么容易被砍死?
這里頭許多的消息,其實是對的上的,比如新建伯確實曾帶人來過山海關,也確實從韃靼大太子手里救出來了人,可總兵官依舊還是不相信這消息。
不過,在仔細的斟酌之后,他還是抬眸,看著送消息來的錦衣衛百戶,這百戶是駐扎在山海關的,一直負責和大漠中的緹騎聯絡,這消息實在有點嚇人,顯然百戶拿不定主意,他不敢將消息送上去啊。
想想看,若是自己將這消息送到了牟指揮使手里,倘若這消息不靠譜呢?牟指揮使若是興沖沖的呈報御前,可最后卻得知消息是假的,牟指揮使固然要被陛下訓斥一通,而自己,肯定要完蛋了。
他思來想去,還得找總兵官來商量一下。
“你怎么看?”
這百戶想了想:“送消息的,乃是一個叫哲布的人,此人一直潛伏于金帳,不過他在金帳里地位卑微,人雖可靠,可他得到的消息,卻是未必了。”
總兵官頷首點頭:“可是這里寫著,韃靼人可能南下報仇,若是我們不重視這個消息,一旦韃靼人當真南下,你可想過,會是什么后果?”
百戶打了個冷顫:“意思是,還是需要如實報上去?”
這雖只是個區區百戶,可即便身為總兵官,也絕不敢掉以輕心:“不報,要承擔風險,可報了,你也一定很擔心吧,可老夫看,這么大的事,還是讓廟堂上的人去擔心吧,這不是你我可以確定的事,奏報立即送去,可要講明,消息還未確定,否則,出了事,你我都擔待不起。”
百戶頷首:“多謝總兵官指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