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看向朱厚照:“你的毛衣呢?”
雖語氣還嚴厲,可心里,氣都消了。
倘若如此,這只是單純的孝心,反而是值得贊賞的事,再者,人人都織,太子為何不能織。
朕對太子,太苛刻了。
心里隱然有幾分愧疚心。
朱厚照聽父皇問自己毛衣,便道:“兒臣織了一件半了,一件是給太皇太后的,還有半件,預備給母后,若再織,還得織一件給妹子。”
“……”弘治皇帝無言。
道理是這樣的道理。
有好東西,當然要趕緊著孝敬太皇太后,這是孝心可嘉。
至于給他母后,也說的過去,即便太子送給自己,自己還不肯要呢,非要給張皇后才安心。
最后,送給公主,自己最心疼的,便是朱秀榮了,天氣冷,她又時常喜歡去林苑里賞梅,這……也應當的。
問題在于……
聽著,還是刺耳。
方繼藩興沖沖的道:“臣也織了一件,可是臣的父親,遠在貴州,貴州那地方,即便是冬日,也不畏寒的,暖和著呢,要不,臣的孝敬陛下?”
弘治皇帝尷尬的臉色,才稍稍緩和了一些。
“噢,看來……”弘治皇帝故做輕描淡寫的道:“看來太子殿下惦念著太皇太后,這……也難為他有孝心啊,方卿家,朕承你的美意,有勞了。”
方繼藩忙道:“臣為陛下鞠躬盡瘁、死而后已,莫說是織衣,就是前頭有一個火坑,陛下讓臣跳下去,臣皺一皺眉頭,臣的名字倒過來念,叫藩繼方。”
弘治皇帝微笑:“誒,原來竟是一場誤會。”
他很尷尬,看著不解的眾臣,隨即冷冷的瞪了蕭敬一眼。
蕭敬打了個冷顫,他突然意識到,自己好像陷入了一個更可怕的境地,這不但得罪了太子殿下,還讓陛下認為自己成了惹是生非之人,這是……兩頭不討好啊。
他欲哭無淚,忙拜倒:“奴婢萬死。”
“陛下……”卻在此時,劉健朗聲道:“此衣能保暖御寒,其實并不稀奇,老臣等人之所以來報喜,是恭喜陛下,更是因為,太子賢明之故。”
太子不是孝心,是賢明?
弘治皇帝看了一眼朱厚照,他很多時候,都無法將朱厚照和賢明二字沾上邊。
可這句話,是出自內閣首輔大學士之口,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內閣首輔大學士,乃是百官之長,某種意義而言,他所代表的,乃是百官的態度。
想要獲得百官認可,實是不容易的事啊,想想大明這么多代天子,哪個不是變著花樣,被這些臣子和讀書人們花樣的黑,就算不敢直接罵做昏君,可拐著彎,或是用各種春秋筆法,又或各種野史,罵了你你還以為人家在夸你呢。
而現在……自己都未必能被真正百官服氣的說一聲賢明。
他朱厚照,何德何能,居然也有資格,鄭重其事的,被稱之為賢?
弘治皇帝驚訝的說不出話來:“劉卿家,是否太過譽了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第五章送到,跪求月票,月底了,大家給點支持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