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敬笑吟吟的道:“聽人說,這蘿卜絲,也就是取蘿卜胭脂,不過這辣椒,卻用的不是香辣十三香,而是將那辣椒剁碎了,也是腌制出來的,陛下,這一小碟,據說值不了幾個錢,也就十幾文而已,據說就這價,還有利可圖呢。”
弘治皇帝啞然失笑:“這叫化腐朽為神奇,溫先生是如此,西山的許多東西,就如那氣球,也一樣是如此,不過是幾張鯨魚皮,便可讓人飄起來,在天上,用在了邊鎮,就成了利器。”
弘治皇帝起身:“走吧,今日乃是殿試,朕倒想看看,今科諸生們,有多大的本事。”
片刻之后,弘治皇帝至謹身殿,登朝升座,百官與貢生們早已等候多時,紛紛朝弘治皇帝行禮。
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看著諸生,尤其是打頭的這些,以劉杰等人為首,一個個精神奕奕,弘治皇帝道:“朕承天命,已十六年了,也已策問過五次貢生,今朕年歲漸長,身體偶有欠安,能見諸生精神奕奕在此,不日即將入朝為官,都說人生三大快意之事,其中便有金榜題名時,卿等俱為人杰,今日策問諸卿,便是在人杰之中,一論長短。國家大事,牽涉千萬軍民百姓福祉,所以為人臣者,需戒驕戒慎;而為人官者,便更需以蒼生百姓為念。諸卿將來,既為人臣,又為人官,單憑八股文而入仕,還是不夠的,理當心有定國安邦之策,方不失圣人門下之名。”
貢生們一個個摩拳擦掌,接下來便開始點名、散卷,隨即贊拜、行禮。
弘治皇帝定了定神:“朕該出題了……”
見無數雙眼睛看著自己,弘治皇帝沉吟道:“何以服眾人。”
“……”
此題一出。
劉杰已垂頭。
何以服眾人,這是一道‘親民題’啊。
原以為陛下會考馬政,想不到,考的竟是此題。
說穿了,此題的目的是,怎么樣才能讓百姓信服呢。
這個題目看上去格局不大,事實上,卻又大的嚇人,能做到百姓信服,自秦漢開始,人人都這般倡導,可做到的又有幾人?
劉杰想了想,直接便提筆了,對此,他深有感觸,先是直接提筆破題:“視百姓為人,則民服之”。
他隨即又書:“圣人之道在于仁,仁之道,在于民本,民為本,則天下定,以臣觀之,民者,人也,血肉之軀,有生老病死,亦有喜怒哀樂,其立于世間,無過是衣食住行也。因此,欲以民服,當見天變而視民之寒暖,視民之所食……”
他快速的下筆,這策論大抵也就兩千字左右,倒是對題材,沒有太多的限制,你愛寫個啥就寫個啥。
弘治皇帝呢,則是高坐在御案之后,其實這個問題,早已隱藏在自己心里太久,何以服眾人,是啊,怎么樣才能服眾,天子要服眾,方為九五之尊。大臣要服眾,方才會被民眾視之為父母。
這看上去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題,其本質,卻是整個儒家圍繞在仁政這個核心思想之中,最本質的問題。
眾人默然無聲,弘治皇帝則耐心的等候。
這一次自鬼門關里出來,他有太多的感慨。
到了傍晚時分,殿試方才結束,宦官們收了卷,諸生又起身,向弘治皇帝行禮。
弘治皇帝也沒有多說什么,他對任何考生,都一視同仁,只不過……需要尋求一個答案而已。
弘治皇帝隨即起身。
這時,卻有人道:“陛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