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皺眉,道:“引經據典,本就各有不同的想法,這不足為奇,朕看,還是以文章好壞來論長短。”
弘治皇帝一說,翰林們頓時炸了。
陛下這啥意思,這是幫親不幫理啊。
太子殿下是您的兒子,所以您就可以掩飾他們推崇太子為圣王,可這……卻是原則上的錯誤,單憑這個,就該罷黜這些阿諛奉承的貢生才是。
有人道:“陛下,臣以為不然,引經據典,必須恰如其份,若隨便引用,詞不達意,言過其實,這還是文章,是策論嗎?”
又有人道:“太子乃本朝儲君,臣不敢誹言,只是臣斗膽要說,堯舜與三皇五帝,竟與當今太子相比,這……臣以為,劉杰諸人,這是在害太子啊,太子殿下年紀尚幼,便說他得民心,在西山,廣得民望,臣以為………這很不妥啊。”
弘治皇帝頗有些頭痛起來。
看著這一個個清流,像是炸了鍋一般。
此時,已是夜深。
弘治皇帝便道:“卿等所言,都有道理,此事,明日再議。”
他起身便走。
這個時候,留在此顯然不智的。
早知道劉杰等人狂熱到了這個地步,在他們眼里,太子竟都成了圣王了,弘治皇帝打死都絕不肯手賤,當眾讓臣子們來評判這些策文。
可哪里想到,劉杰這些人,如此自信滿滿呢。
弘治皇帝的身后,依舊還傳出了痛心疾首的聲音:“陛下啊,堯舜在時,百姓們無不傾心,人人以能成為堯舜在治之民而歡欣鼓舞,當今太子……”
弘治皇帝沒理他們,氣咻咻的回了暖閣。
坐下。
劉杰等人的吹捧,連他都覺得過份了。
太子何德何能呢?
可……弘治皇帝卻是心念一動,陷入了深思,方才……他看到了劉杰等人的表情。
那個表情的背后,是虔誠。
是一種好似鋼鐵一般的信念。
這些讀書人,當真以為……太子乃是圣王,是成為堯舜一樣圣君的人嗎?
弘治皇帝念及此,不禁倒吸一口涼氣。
太子給他們喂了什么**湯啊,又或者,方繼藩還有王守仁,他們的新學,到底教授了他們什么,以至于他們,竟是堅毅如此,居然毫不動搖的認為,他們是對的——太子乃圣君。
弘治皇帝心居然一暖,這……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?
他開口:“蕭伴伴。”
“奴婢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