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板著臉,怫然不悅的樣子。
張懋有點心虛,小心翼翼地看了兵部尚書馬文升一眼。
馬文升顯得很委屈,大爺的,怎么又是我兵部尚書倒霉呢,自己上輩子做了什么孽啊,弘治朝君子,忝居兵部尚書,就差一步,便是位極人臣,也算是深受陛下的信任,可這兩年,不順啊。
方景隆已經帶兵進入了安南。
兵部那兒,已經慌了。
陛下顯然責怪兵部,至今拿不出一個章程來。
可兵部怎么拿,說打他們就打了啊,兵部是啥地方,這可是很講究的地方,這么大的事,不研究個一年半載,拿得出什么?
當然,馬文升不敢說,兵部內部絕大多數都是反對進兵的。
畢竟文皇帝的先例就在眼前。
損耗太大了。
而陛下呢,卻將他與張懋等人召集而來,只讓他們做一件事。
大明能否在安南之戰之中,做到速勝。
這就相當于,遠古時的國君都已派出了軍隊攻伐不臣了,可軍隊都開拔了,卻還將巫師們喊來占卜。
這算什么事啊,木已成舟,還占什么卜?
在馬文升眼里,這確實和占卜差不多,戰場之上,瞬息萬變,鬼知道明軍會不會遭遇大敗,這種事,怎么做的準。
可弘治皇帝卻很認真,他已接受了鎮國府的事實,雖然想打死朱厚照,可不管怎么說,正事要緊。
弘治皇帝想起了,當時方繼藩和朱厚照在西山的紙上談兵,這兩個家伙,就曾有過作戰的計劃。
可是……這作戰計劃,行的通嗎?
弘治皇帝畢竟不懂馬政,所以才將他所認為的人才們喊來,想聽聽他們的意見。
“諸位卿家,你們看……”也虧得弘治皇帝脾氣好,此時面色平淡,手持著一枚棋子:“這枚棋,便是備倭衛,寧波備倭衛一路南下,到這里,這是安南的清化城,此處乃是安南津要之地……他們拿下這里,諸卿認為,此舉如何?”
張懋不吭聲。
弘治皇帝先看向馬文升,馬文升哪里敢說成,若是不成呢?他想了想:“陛下,清化既是重鎮,安南人勢必堅守,備倭衛打漁厲害,難道登陸作戰,也是無往不勝?不錯,備倭衛是剿除了倭寇,立下了赫赫功勞,可倭寇,終究不是安南人啊,何況,備倭衛區區一支人馬,一旦登岸,若是陷入了安南人的合圍,進又進不得,退又退不得,會如何呢?臣對此,甚是擔心,這太冒險了。”
弘治皇帝便皺眉:“有幾分勝算呢?”
馬文升道:“兵法有云,兵行險招,這本也無可厚非,畢竟,有多大的風險,就有多大的收益。可陛下想過,既有如此大的風險,備倭衛,真能站穩腳跟嗎?臣以為不然,想來,至多,只有兩三成吧。”
弘治皇帝又看向張懋。
張懋心里說,臣習的是弓馬,不是舟船之術啊,整個大明,也找不著幾個擅水戰的,大明才開海多久,陛下問臣,臣怎么答。
他覺得還是保守起見:“臣大抵也以為,只有兩三成的勝算。”
弘治皇帝道:“接下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