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都是韃靼馬。
好在,這等馬,最是吃苦耐勞,且西山已有了專門的馬倌,對這韃靼馬的習性最是熟悉。
將馬運來此之后,王守仁早命人建起了馬圈。
學生們,來此上學時,都會各自帶一些稻桿等馬料來,喂馬吃。這書院里,已是一個大田莊,花銷越來越大,可產出也開始日益增多。
至于弓弩,倒都是方景隆,大筆一揮,送了來的。
雖然不知這王守仁搞什么名堂,可既是自己兒子的弟子,且他也深知,王守仁在此治學,也是不易,這里畢竟不是內地,因而,派人送了來一千副弓。
至于劍,讀書人是可佩帶的,直接在這里,架起了鐵爐子打制。
這兩千多人,讀書、學習弓馬,治病,做農活,倒是個個樂不思蜀,許多人索性,不肯從事原先的營生了,留在了這里,為這諾大的莊地種莊稼,學習農墾,或是打鐵冶煉。
王守仁一句交代,所有人都輕車熟路。
倒是那陳賢,卻是懵了。
我要聽你授學啊,怎么又去騎馬了?
自己這把老骨頭,合適嗎?
卻在此時,一匹快馬飛快而來,馬上的人翻身下馬,道:“急報,急報……”
王守仁面無表情,只駐足,等那騎士飛快走近一些,伸手,取過了書信,這書信看過之后,不少讀書人都圍攏了上來:“恩師,何事?”
王守仁出奇的平靜:“清化有人反了。”
所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。
王守仁繼續道:“賊子聚眾數萬,號稱十萬,而今,攻城略地,殺戮官軍,所過之處,一切化為烏有。”
“恩師,該怎么辦?若是如此,局勢勢必惡化,不如我們立即遷入城中,以防不測吧。”一個學生道。
王守仁笑了:“其實,吾早料到,時局可能有變的,朝廷派駐了許多官吏至此,可許多人,對交趾實情,大多不知,卻也不屑知道……哎……”
王守仁輕輕的嘆了口氣:“大丈夫遭遇了變故,怎么能躲呢。圣人可教過你們,遇事當避嗎?”
眾門生,都沉默了起來。
終于,有人大著膽子,道:“可是賊子聚眾數萬啊,不可小覷,等到官軍調兵遣將,這叛亂,勢必蔓延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