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林之中,對于這位王部堂,更加敬重了,王部堂不但是帝師,且為吏部天官,竟還虎口奪食,與君爭利,實為大臣典范。
方繼藩的名聲,竟也有回暖的征兆。
不過方繼藩是個不在乎自己名聲的人,外頭的人想要吹捧,自管吹捧便是。
倒是在西山,早早的,朱厚照便和方繼藩一起來了,本是陛下早有旨意,命翰林院年輕韓林們來西山讀書,卻因為太子和方繼藩去了南昌而暫時作罷,現如今,太子和方繼藩既是回了京,這些人自然地乖乖的來了。
這翰林侍讀楊雅很不服氣,他恰好年齡是三十有四,恰好屬于‘年輕’的范疇。
整個翰林院,來了六十多人,浩浩蕩蕩的,其實翰林院的年輕人確實多。
因為進士進翰林,除了要考得好,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,那便是需要年輕,倘若你七老八十了才中進士,還進翰林院?等你在翰林院學習了怎么做一個得力的大臣時,人都死了,朝廷要你何用?
因而在選官時,年輕翰林的優勢很大。
而今,這半數翰林們不情不愿的到了西山,一個個精神萎靡,尤其是那楊雅,更是臉色慘然。
朱厚照在這清早,便開始將這些人招到了明倫堂。
翰林們烏壓壓的湊在這里,朱厚照得意洋洋的叉著手。
方繼藩則一副好為人師的模樣坐在一旁,笑吟吟的看著眾翰林。
很有一副……你們也有今天的表情。
“先來拜見恩師。”朱厚照道:“你們不配做本宮的門生,也不配做老方的弟子,來,來,來,楊彪你來。”
楊彪連忙風風火火的跑來,咧嘴……笑了:“殿下,你叫俺。”
朱厚照道:“往后,你就負責教授他們,讓你操心了,都來拜師。”
楊雅諸人的臉色更難看了,想死啊。
這楊彪,一看就是個夯貨啊。
他也配做我們的恩師?
惱火!
不少人面露不快之色。
楊彪咧嘴又笑了,露出潔白的牙齒:“算了,鄉下人,不作興這么多規矩,不要拜了。”
楊雅一聽鄉下人不作興這些規矩,再看楊彪這模樣,頓時如萬箭穿心,一口老血要噴出來。
“往后哪,俺就賣丑來教教你們,以后有啥不懂,就來問俺。”楊彪又笑。
他的笑,很憨厚,很溫暖,猶如三月的天氣,使人如沐春風。
翰林們則是一個個低著頭,不做聲。
可心里自是對楊彪萬分的鄙夷。
方繼藩笑吟吟的道:“哎呀,大家不要垂頭喪氣嘛,畢竟楊彪也差不多算本侯的半個徒孫了,他的學問還是有的。”
“……”
楊雅想上前去,直接將方繼藩拍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