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衛雨帶著一干張家人,早就得到了消息,小心翼翼的擦拭著炮身。
這是寶貝啊,是張家人吃飯的家伙。
聽說壽寧侯回來了,那個該死的家伙,居然回來了……張衛雨和族人們,心驚肉跳,生恐這壽寧侯,又打著招牌來占便宜,他們是怕了,真怕了,看著火炮,張衛雨露出了對孩子一般的溺愛。
等看到一行人來,人群之中,竟有一個熟悉的身影。
是……壽寧侯張鶴齡。
這張鶴齡論起來,還是自己的二大爺,張衛雨忙是低頭,假裝沒有看到張鶴齡。
張鶴齡是跟來湊熱鬧的,水手和水兵們紛紛都告辭了,他沒走,故意留下來,他記得飯堂的后廚里,好像還有好幾大盆的牛肉沒有端上來,這樣也好,夜里的飯也省了,美滋滋。他盯緊了太子和方繼藩,他們去哪兒,他就去哪兒,臉是什么東西,有牛肉好吃嗎?
此時他興沖沖的跟著來了后山,一看到了張衛雨等人,便抬頭看天。
窮親戚嘛,很討厭啊,誰知道這些餓瘋了的窮親戚,會不會來占自己的便宜,哼,我也很窮呢,這群窮鬼,卻每日想從本侯身上扣扣索索,想干啥,反天了?
氣氛有些尷尬。
張衛雨便上前,給朱厚照和方繼藩行了禮。
可張懋卻很快,將目光落在了那火炮上。
他手里捏著圖紙,上下打量著炮身。
這火炮,還真有點名堂,看著……竟和設計圖紙上的一模一樣。
這炮身所用的鋼材,竟也比尋常的火炮,要精致一些。
他手捏了捏炮身:“竟沒有氣孔?”
方繼藩搖頭。
張懋嘖嘖道:“這就怪了。”
須知鐵這玩意,要鍛煉出來,因為里頭有空氣,所以鐵的內部,有氣孔,一般的辦法,就是鍛鐵,也就是通常意義上,鐵匠拿著錘子,不斷的對這熟鐵進行捶打,就如揉面一面,將面中的氣揉出來。
因而,才有了百鍛鋼的說法,這千錘百煉,其實就是形容這等煉鋼鐵的方式。
可問題就在于,若是制刀劍,用這種方法,沒有問題,可鑄炮就不同了,一門火炮,重達上千斤,這么大的工程量,難道還真千錘百煉不成?
尤其是這些年,武備松弛,這等百鍛鋼就越發少見了,絕大多數的火炮鑄造起來,所用的鋼鐵材質,很是一般,因為鋼鐵中存有空氣,時間一久,這氣泡就形成了中空,而炮身,也是坑坑洼洼,炮管的強度,可見一斑。
可這不打緊,強度不夠,可以用厚度來湊啊,為了避免這脆弱的炮管承受不了炮膛內火藥爆發的沖擊力,免得炸膛,匠人們發明了一種很聰明的辦法,不斷的加強炮管的厚度,一個鐵疙瘩堆上去,甭管啥火藥,你炸膛來試試看。
張懋已習慣了火炮就該是坑坑洼洼,敲一敲,里頭還有些許中空的悶響,似這樣表面平滑的火炮,很少見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