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終……似乎也對此人的理論,引發起了爭議。
不過既有爭議,那么,就不能否認這個人的說法,最終,這篇文章入榜。
除此之外,便是大量農學的論文出現了。
張信帶著一群農學的生員和校尉,用各種作物和植物的發現,直接霸榜。
倒是其他的文章,乏善可陳。
這第一期的《求索》雜志,在經過各方的討論之后,開始定稿。
緊接著,在西山的一個印刷工坊,開始瘋狂的印刷,王金元看著肉疼。
折騰啊,太折騰了。
這么個玩意,既沒有教授人去讀書作八股,又不是時下流行的世情話本,根本不可能有銷路的,里頭各種種植、細蟲之類亂七八糟的玩意兒,誰看哪。
這不是敗家嗎?
少爺怎么喜歡折騰這個呢?
王金元是個生意人。
獨具敏銳的商業目光。
老老實實賣房多好。
他心里嘆息。
…………
而似乎,一切都風平浪靜。
醫學院里,一個叫張森的青年人,如往常一樣,從學里出來,回到了自己的棚戶。
今日,他觀摩了自己的恩師蘇月給一個婦人進行剖腹。
這婦人懷胎八月,便覺得肚子疼痛難忍,卻又生不出,實在無奈之下,其家人才將人送來。
事實上,將婦人送至醫學院的人家,是需要極大勇氣的,畢竟,婦人的名節,有時比性命更重要。
可最終,夫家還是跺跺腳,決心救人要緊。
他親眼看著自己的恩師,如何開膛破肚,如何取出了孩子,可最終,婦人還是沒有撐下去。
張森在醫學院,見慣了生死,可依舊,還是心里沉甸甸的。
張森是個秀才,可家境并不好,這也是為何,他決心從文學院,轉入醫學院的原因,西山文學院教授八股,固然厲害,可學費也很厲害,一般人,實在讀不起,反而是醫學、農學、工學、土木學不但學費低廉,而且一旦學了一年之后,掌握了初步的知識,便要轉入臨床,到了此時,便有一些微薄的補貼。
這微薄的收入,對于別人而言,不算什么,可對于張森而言,卻可以填飽肚子,他的父母,為了供養他讀書,幾乎是賣光了家當,現在,他實在不愿意,再給父母什么負擔了。
當然,張森的爹在得知自己兒子居然不考八股了,氣的半死,差一點沒有沖進書院里來,將張森打死。
不讀八股,有什么出息,天天給人環切,給婦人開膛破肚?
他看到了老父一臉痛惜的樣子,這樣子,在他腦海中,如走馬燈一般的轉著。
鯉魚躍龍門,自己為鯉魚,在所有人心目之中,只有躍過了龍門,才可登入天子堂,成為官人,光宗耀祖。
他回到了自己的棚里。
書院的書生,大多都在農戶家借住,所謂的宿舍,就在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