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繼藩將希望都承載在這些孩子身上,他喜歡這些孩子,他希望這些孩子都如自己一般,成為一個道德高尚,脫離了低級趣味,有益于天下蒼生的人。
方繼藩含笑道:“好,那么誰來告訴我,何為仁政,為何要仁政。”
他這一問,許多孩子都安靜下來。
王鰲倒是想不到方繼藩居然會對孩子們,問出這個問題。
首先,方繼藩是這樣的人嗎?
其次,孩子們懂個什么?
這時,有人道:“無恒產而有恒心者,惟士為能。若民,則無恒產,因無恒心。茍無恒心,放辟邪侈,無不為已。及陷于罪,然后從而刑之,是罔民也。焉有仁人在位,罔民而可為也!是故明君制民之產……”
說話的,不出意外,是朱載墨。
朱載墨背的,乃是孟子關于仁政的闡述,大抵意思是,所謂的仁政,其一,是要讓百姓有固定的產業,只有百姓有了固定的產業,才可安居樂業。其二:則需百姓得以溫飽,得讓他們有衣穿,有飯吃。其三:則需對百姓們進行教育,如此,方為王道。
王鰲聽罷,嚇住了……
因為這三條,是藏在《孟子》一書中的,并沒有總結歸納,而皇孫居然直接將其歸納了起來,這三條……幾乎解釋了整個孟子關于仁政的闡述。
他錯愕的看著朱載墨……面上全然是震驚。
隨即,他眼眶竟有些紅了。
皇孫……他……他……
方繼藩卻是笑了:“放屁!“
一聲放屁,又讓王鰲愕然了一下,隨即就怒了起來,怎么可以這樣教育皇孫呢?
朱載墨以為自己背誦出來,可以得到恩師的夸獎,誰曉得,居然直接被恩師指責,他小臉上,滿是尷尬。
一旁的方正卿扯扯他的袖子,安慰他。
方繼藩正色道:“這些漂亮話,誰不會說?要我說,何為仁政,我方繼藩可以說出一千條,一萬條;所以知道這些,沒有用,大明有千千萬萬個讀書人,可是十之**,除了為師的徒子徒孫之外,我方繼藩不是吹噓,盡都是酒囊飯袋,一個有用的都沒有,若是有用,何至于天下這么多餓殍,又何至于這么多人餓死,若是有用,孔孟的仁政,何以這一千多年來,歷經了這么多的朝代,卻從未出現?”
前頭的話,王鰲是很不服氣的。
后頭的話,令王鰲泄氣了,因為……
他沒法子反駁,因為哪怕是圣君在朝,良臣輔佐,太平盛世,可又如何呢,不還是興亡百姓皆苦嗎?
方繼藩一臉肅然道:“所以說,這才是你們王伯安大師兄的可貴之處,他所提出的,絕非是坐而論道,不是讓你們學習說漂亮話,論起說漂亮話,為師也不是吹噓,你們可以去跟當今皇上打聽打聽。而為師之所以是為師,在于不只是說話漂亮,而是為師真抓實干,因而……今日為師來,就是要傳授你們王伯安大師兄之學的精髓所在……干!”
孩子們睜著一雙雙水汪汪的眼睛,好奇的看著恩師,一個個不太理解。
方繼藩笑吟吟的繼續道:“為了讓你們學,為師已經準備好了……從現在起……你們將成為我大明的GOU官………,不,不,是官員!”
王鰲:“……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感謝書友160219180242876又打賞十七萬起點幣,祝新的一年,發大財,也祝所有喜歡明朝敗家子的同學新年快樂,萬事如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