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來越多的商賈,開始入駐了進來。
而這甲甲號的鋪面,頓時讓人眼紅,這里,恰恰是交易市場的入口處,很是顯眼,不只如此,對面,就是西山車馬行和錢莊。
此地……得天獨厚啊。
因而,陳新不但生意好,來訂制絲綢的人多,更可笑的是,還有不少人,想來租賃他的鋪子,這些人往往財大氣粗,居然價錢開到了數萬兩。
陳新自是一一拒絕,想要自己的鋪子……休想,哼!好歹也是劉先生的首席大弟子,未來商界的翹楚,學習國富論的第一人,我在乎這幾萬兩銀子。
陳新的買賣幾日之間,做的極大。
因為他的絲綢,現在只賣二兩五錢銀子。
要知道,就在不久之前,他賣出去的絲綢,哪怕是花色不好,也是三兩五錢哪,可一轉眼,價格就壓下去了一兩。
薄利多銷,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。
而現在,卻成為了可能。
因為銷量太大了,數不清的訂單,紛紛而來,而京師絲綢市場,其最大的成本除了生絲以及紡織之外,還有運輸和倉儲的成本。
可現在,倉儲的成本幾乎等于零,因為他的貨物只要運到,不需要送至貨棧,就可直接交易。
節省了這個關節之后,再加上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下降,現在,他甚至不需要跟任何人去打交道,直接就可完成交易。
交易的過程,尤其是簡單。
這樣的買賣,做的真是舒心的。
這里的許多商賈,都開始抱著國富論來看了。
有人聽說陳新拜入了劉文善的門下,頓時羨慕起來。
那國富論,對于商賈們而言,實是圣書啊。
不只如此,交易市場外的房價,在暴漲到了兩萬五千兩之后,居然還有上揚的趨勢。
原本持幣觀望的人們,驚奇的發現,價格竟又暴漲了三千兩。
三千兩啊,姓方的那狗一樣的東西……他還是人嗎?
可更令人驚訝的是,哪怕是這個價格,居然轉眼之間,兜售一空。
隨著越來越多商賈的入駐,無數的客商,開始意識到,想要進貨,在這貿易市場里,不但進貨的價格低廉,同樣是絲綢,外頭至少三兩銀子一匹,而這里,竟只需二兩五錢,更可怕的卻還是,在此無論想進什么貨,應有盡有,單單絲綢鋪子,聚在一起,就有十幾間,且都貨源充足,交易簡單,令人心安。
于是乎,無數的客商,慕名前來,原有的令人熟知的商業關系,竟已開始崩塌,從前合作的對象,現在也開始變得不穩固起來。
此后半月不到,這里的人流已越來越多,哪怕是一些貨郎,都愿意來此進貨,附近的州縣商賈,也開始慕名而來。
…………
商學院成立,無數熱淚盈眶的商賈,接踵而至。
任何一個商賈,讀了國富論,沒有一個不心生敬佩的,聽說能拜師,誰還能坐得住。
方繼藩是來者不拒,反正……這不是自己的弟子,要入師門,就入師門好了。
無數的金條,幾乎得用車子,才可以運至西山錢莊去。
這讓方繼藩很感慨,年紀大點好啊,好生養,古人誠不欺我。
……
只是此時……突然,整個西山突然大地震撼起來。
轟隆隆……轟隆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