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汽機車的事,弘治皇帝不懂。
也不想動。
可朱厚照的話,卻是直指了本質。
想要辦一件事,說穿了,就是要將人給聚在一起,怎么把事辦成,這不是一個人加一個人,就成了兩個人這樣簡單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都自己的心思,有不同的性格,你怎么確保他們能群策群力,而不是各自給彼此造成麻煩呢?
辦任何事,其實都是如此,弘治皇帝倒是有些信了。
心里不禁感慨,當初讓太子去西山,看來真是無比正確的選擇。
新學之中所謂的知行合一,也確實鍛煉人。
太子……果真是長大了,越來越開始熟悉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……這……不正是詹事府中,所希望教育太子,使其成才,學得帝王之術的目的嗎?
所謂的帝王之術,對于有些人而言,不過是所謂的陰謀詭計。
可事實上,弘治皇帝對此完全不認同,帝王之術,是一個領導者做事的方法,作為天下的君主,臣民的父親,與其挖空心思,去謀算每一個臣子,不如……將每一個臣子,用在對的位置,而后整個朝堂,擰成一根繩子,去將這國家大事一個個去解決。
這才是光明正大之道,只要能做到天下安定,做到百姓們安居樂業,天下人,自會稱頌天子圣明,將天子當做自己的父親一般的看待,到了那個時候,哪怕是皇帝身邊有圖謀不軌之人,他又能制造什么危害呢?
歷朝歷代的明君,何患亂臣賊子啊,所謂的野心家和亂臣賊子,但凡敢冒頭,皇帝一紙詔書,自有三軍聽命,百姓們將其恨之入骨,臣子們恨不得生啖其肉,轉瞬之間,便使其灰飛煙滅。
反觀那些自詡自己聰明,耍弄小聰明,成日瞎琢磨著所謂制衡之術的天子,又有幾人,會有好下場,他們所謂的帝王**之術,不過是小道,上不得臺面,也服不得人心,借此而沾沾自喜之人,最終只會自食惡果,死無葬身之地!
弘治皇帝眼前一亮,他打量著朱厚照:“好,朕來考較你,且看看,這到底是不是你所書,真丑話說在前頭,若是答不出,朕可是要罰你的。”
罰你的……很耳熟。
朱厚照覺得自己的父皇,得了腦疾,他看看弘治皇帝,又看看一邊似乎察覺點了什么,若有所悟的方繼藩,便道:“父皇問便是了。”
弘治皇帝道:“現在武庫的兵器,都被貪墨了個干凈,邊鎮急缺并且,而眼下,生鐵飛漲,各地的生鐵,俱都告急,你若是朕,該當如何?”
朱厚照得意洋洋的道:“兒臣若是天子,這就簡單了,兒臣看過一些國富論,有一些,還是很有道理的。”
一聽朱厚照竟對國富論推崇,弘治皇帝微微皺眉。
朱厚照繼續道:“其實,人們產生了一個誤區,總認為,天底下的物產,乃是恒定不變得,這其實也怪不得別人,終是因為,譬如自打太祖高皇帝時起,朝廷一年所收的絲是七十六萬斤,可到了而今,這朝廷所得之絲,大致也是這個數目,正因如此,所以一旦出現了什么災難,造成了絲的短缺,便可能引發大的問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