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敬回頭一看,卻是一個小宦官,這宦官他認得,是自己的干兒子……
蕭敬一愣,心里說,你這該死的家伙,好死不死這個時候進來,不知道咱和陛下正在那個那個嗎?
該死。
那宦官一見蕭敬的眼神,嚇了一跳,下意識的想要后退。
弘治皇帝卻道:“何事。”
宦官才一臉驚疑的樣子,上前,拜倒:“陛下……生鐵……生鐵……”
“什么?”弘治皇帝心里說,莫不是,這生鐵又暴漲了?
這還讓天下的軍民百姓,怎么過日子啊。
“你說!”弘治皇帝臉漲得通紅,就差下一句是,蕭敬,給朕去交易市場!
宦官道:“生鐵的價格……暴跌了。”
弘治皇帝:“……”
蕭敬也呆住了。
他以為自己聽錯了,到底是暴漲還是暴跌?
他死死的盯著那宦官,良久:“怎么回事?”
宦官正色道:“清早的時候,突然有一個車隊回來,說是聽說生鐵暴漲,所以早在三個多月前,便用車隊去了河西,今日方才運回了三十萬斤生鐵來……”
三十萬斤……
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涼氣,這數目可是不少,相當于一個府一年的生鐵產量了。
宦官又道:“因而,清早的時候,他們便開始掛牌,那時候的價格,是兩百七十文……可是后來……后來……后來竟有源源不斷的車隊,迄今為止……運來的生鐵,大致的估算,已超過了七百九十萬斤了……”
七百九十萬斤……
弘治皇帝忍不住道:“湖廣一省,也不過七百九十萬斤的產量而已,那河西,有這么多的生鐵?”
“陛下,聽說,河西的生鐵,品質極高,不只如此,陛下難道忘了,那兒,安置了許多的胡人,又遷徙了許多的流民,在那定居,那里的鐵礦,遍地都是……他們早些年,就開始開采生鐵,倉庫里,早就囤了一批的貨物,一聽說有人來提貨,更是產量大增……”
弘治皇帝也是服氣了。
事實上,大明在兩京十三省,壟斷了所有的生鐵開采,并且命鎮守太監負責,產量一直都較為平穩,從明初到現在,難有什么改變。
一方面,是大明此前本就是低**社會,需求大抵就只有這么多,沒有必要刻意的增加產量,另一方面,也是各地的礦區,早就日益機構臃腫,難有什么作為。
可現在……弘治皇帝發懵,他無法想象,為何這產鐵量,會有如此恐怖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第三章送到,這一章比較難寫,嗯,待會兒還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