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,他左右四顧,許多的大臣和宦官已漸漸開始圍攏了過來。
劉健等人依舊還是滿臉的寫滿了震撼,他快步上前道:“太子殿下,老臣敢問……此車,一趟需消耗多少煤炭?”
朱厚照很爽快的道:“不多,數千斤而已。”
劉健又道:“最大能運送多少人?”
“千人理應可以吧。”朱厚照道。
劉健眼里頓時放光了,這可比船運還要實在啊。
當然,建造的花費要比船運的成本高,可這天底下,不是什么地方都用得了船運的。
大運河的好處,是顯而易見的,可這千年來,也只有一個大運河。
更不必說,鐵路比之河運更加快捷和準時的多,當然,這只是自己乘坐一次的感受。
因為有了運河,大明才可以定都北京城,才可以將江南的賦稅,通過運河,源源不斷的送往京師,再通過京師,傳遞到每一個邊鎮,保護整個北地的安全。
而這鐵路……
倘若不但可以連接南北,還可以連接東西呢?
劉健不禁道:“太子殿下,這是您造的?”
朱厚照點頭,拍了拍自己胸口:“就是本宮造的,不信,你們自己來看。”
看……看什么?
朱厚照現在憋了一口氣啊。
怎么是人是鬼,都跑來問是不是自己造的!
平時本宮造車的時候,你們不予理會,現在好了,造出來了,卻哪里來這么多問題。
朱厚照便道:“都隨我來。”
這蒸汽機車研究所,就在總站附近,便于研究。
片刻功夫,朱厚照便領著浩浩蕩蕩的人到了總站一旁的大工棚。
工棚里,除了有兩輛正在裝配的巨大的蒸汽火車頭之外,一旁,還有一個個隔開的小公房,朱厚照率先到了一處公房。
門一打開,弘治皇帝和劉健都是一頭霧水,他們不知朱厚照到底想要展示什么,可當弘治皇帝踱步進去后,卻是震驚了。
這里……是一個個的書架,每一個書架上,都是厚厚的圖紙,無數的圖紙堆積一起,居然占滿了整個房間。
弘治皇帝到了一處書架駐足,他隨手取出一份圖紙,這上頭的標注文字,自是和朱厚照的筆跡一模一樣,這是一個構件的圖紙,用炭筆繪制,上頭繪制了構件的形狀,還破天荒的,對構件的長寬進行了數字的標注,所采用的計數方法,弘治皇帝有些看不明白,不過卻一目了然。
甚至每一處的角度,也有專門的符號,做了標注。
這圖紙的下方,歪歪斜斜的密密麻麻的潦草字跡,說明了此構件的用途,鍛造的標準,以及許多事項……
而這樣的圖紙,竟是堆砌滿了整整一個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