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沉默了很久之后,吁了口氣。
蕭敬已將那奏報,送回了他的案頭。
他講案頭上的奏本捏起,而后沉默了片刻:“召諸臣覲見吧。”
“陛下……”蕭敬看了弘治皇帝一眼。
弘治皇帝道:“這奏報中的事,不只是給朕看的,也是給百官們看的,朕要引以為戒,這文武百官,難道不該引以為戒嗎?朕與諸卿,一言一行,都關系到了無數人的福祉,朕要讓人當眾宣讀出來,再給朕聽聽,也給這滿朝文武聽一聽。”
蕭敬顯得無奈,這顯然是天子的一個污點啊。
歷朝歷代的天子,哪一個不是將這些污點藏著掖著。
當今陛下倒好,巴不得公布于眾。
可他哪里敢怠慢,忙是出去,吩咐宦官立即召集百官,緊接其后,召集百官的金鼓聲便傳出來。
蕭敬想著去內閣請幾位大學士,剛走了一些路程,卻見牟斌迎面而來。
“蕭公公,蕭公公,借一步說話。”
蕭敬遠遠看到,在聽到金鼓聲之后,內閣和待詔房,都有了動靜,大量的宦官,也匆匆朝那宮外疾奔,他顯得很是焦灼,沒心思和牟斌在此啰嗦。
他和牟斌之間,是斗而不破的局面。
一方面,在別人看來,廠衛乃是一體,可在這廠衛內部,又何嘗沒有明爭暗斗呢。
因而,有時他雖也倚重牟斌,可有些時候,卻對牟斌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疏遠。
蕭敬背著手:“喲,牟指揮使怎么入宮了。”
“有九江府的最新奏報。”牟斌忙道。
蕭敬瞇著眼:“噢,牟指揮,倒是消息靈通的很。”
這話……頗具諷刺意味,東廠那兒,還沒有消息,錦衣衛,就已事先得知消息了,錦衣衛了不得了啊,是不是以后,還想騎在東廠頭上。
蕭敬卻是如沐春風,笑吟吟的道:“牟指揮,真是辛苦了。”
牟斌對于蕭敬,自是極為忌憚。
只是他的面上,似乎顯得有些焦慮,他不禁道:“我聽到了金鼓聲,卻不知……陛下……”
“陛下的事,不要多問,九江府的消息,給咱看看。”
牟斌不敢怠慢,正待要取出奏報。
蕭敬左右看了一眼,見內閣幾位學士,已是聞訊而來,遠處,還有零零落落的翰林們。
蕭敬便道:“走,到一邊兒說去。”
牟斌遲疑了片刻,終究還是不敢得罪蕭敬,怪怪亦步亦趨的跟著蕭敬,朝一旁的偏殿去了。
…………
天子召見百官,百官們哪里敢怠慢,俱都風風火火的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