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買中了,自是高興的不得了。
在新城,一座規模極大的體育場,早已建起,幾乎每日,都有比賽。
這足球的盛行,既可帶動許多人強身健體,又可娛樂人身心,朝廷對此,自然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。
方繼藩遠遠看著一群孩子,在傍晚時,萬道的霞光之下,在一個球場里,來回攻殺,本想上去教訓一頓,可隨即,還是背著手,索性走了。
…………
體育場里,今日一場的足球比賽,其實看客并不多,一方面,這只是一場預選賽,還不至于引起發球迷們的興趣。
另一方面,這個時候,并非沐休日,所以……絕大多數人,也沒有閑工夫來湊熱鬧。
在這空蕩蕩的看臺上。
弘治皇帝穿著常服,被幾個常服的護衛擁簇著,尋了個椅子,坐著,看著那球場里,許多的少年大汗淋漓的奔跑。
看板上,竟是赫然五比零的戰績。
蕭敬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,他對任何運動都不感興趣。
弘治皇帝看的聚精會神。
此次開賽的,乃是少年隊,是倭國的少年對新城工坊少年隊,雙方你來我往,最終,一個倭國少年,又進一球。
于是,寥寥的看臺上,人們還是歡呼起來。
弘治皇帝卻顯得極冷靜,直到一場球賽結束,方才起身,他面帶微笑:“后生可畏,這些倭國少年郎,倒是厲害。”
蕭敬忍不住道:“陛下,這可是六比零哪,是不是,他們厲害的過了頭。”
弘治皇帝道:“足球的本質,在于協作,倭人少年,進退有據,贏了,也不稀罕。”
蕭敬不懂裝懂的點點頭:“是啊,陛下說的有理。”
弘治皇帝微微一笑:“聽說,朱載墨他們,也已入選了,少年人踢球,倒也有幾分意思。”
蕭敬干笑道:“皇孫殿下,乃是龍種,非尋常人可比,入選,并不稀罕。”
弘治皇帝道:“他們只是……體力好罷了。”
說著,弘治皇帝便動身,靜悄悄的,離開了球場,等他回到了宮中,不日,便寫了一篇文章,命人悄悄的送去了《球經》周刊。
朱大壽的文章,對于周刊而言,就是販售的保證。
周刊的編撰美滋滋的得了文章,低頭一看,卻是一愣。
嗯?
這一次朱大壽,又出手預測了。
他對倭國少年隊,寥寥夸獎了幾句,竟是在這一次少年足球決賽之中,竟是看好了西山保育院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