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非是前些日子,自己參加了幾場詩會,自己所寫的詩詞,流傳了出去,連宮中竟都知道了?而且還很欣賞自己的才華?
劉文華乃是嶺南才子,心心念念的,便是學好文武藝,賣予帝王家,若是因此而獲得宮中的青睞,這是……何其長臉的事。
頓時他心里美滋滋的,就好像吃了糖果一般整個人都飄了起來。
劉文華在群臣之中,看到了自己的堂叔劉焱,于是便上前,朝劉焱行了個禮。
劉文華入宮覲見的事,劉焱是知道的,為了避嫌,雙方各走各的,不過劉焱也顯得很激動,自己的侄兒居然獲此殊榮,這是前所未有的。
可以說是整個家族最風光的榮耀了。
他捋須,一臉安慰的樣子,朝劉文華頷首:“待會兒,謹記著,不要緊張,要行禮如儀。”
“侄兒明白。”劉文華梳洗的干干凈凈,且他面上還算俊秀,渾身上下,透著一股子書卷氣,畢竟是大家族出身,見過世面,此時,自是躊躇滿志,倒是頗有幾分美周郎的風采。
劉焱點頭,顯得很滿意。
劉家在嶺南,算是地方豪族,可到了京里,卻聲名不顯,現在好了,而今,子弟之中,若有人真能出人頭地,足以光耀門楣。
他最遺憾的,就是自己侄子和梁家的婚事,這梁儲,乃是吏部侍郎,位高權重,本來能與他們家結親,對劉家而言,可謂是如虎添翼。
只是遺憾的是,這梁家之女,居然如此傷風敗俗,雖然梁家身份高貴,可對于詩書傳家的劉家而言,卻不得不忍痛割愛了,劉家是體面人,無法容納那樣的女子,何況,自己在都察院里公干,乃是清流,萬萬不可自己的名聲,有所毀傷。
劉焱說到此,便沒有說話了。
劉文華從容鎮定,面帶微笑,遠遠看到,兩個穿著蟒服的年輕人,說笑著什么,那是……太子殿下和傳說中的齊國公嗎?
他有些心熱,卻自知地位卑賤,不敢上前給太子殿下行禮。
卻又見人群之中,有人魂不守舍的站著。
那是……梁儲。
這本是自己未來的泰山。
只是……可惜了。
梁儲似乎也看到了劉文華,想當初,劉文華幾次拜見過梁儲,都是彬彬有禮,很是殷勤。
不過今日。
在見了梁儲目光投來的一刻,劉文華立即將自己的目光,錯開去,對梁儲,視而不見。
…………
午門開了。
眾人魚貫而入,至奉天殿,分班而立。
劉文華猶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般,既是緊張,不敢斜視,卻又忍不住為大明宮所震撼,等他站到殿中最角落的地方,心里卻是一熱,遲早……我也要位列朝班……一言九鼎。
眾臣等了片刻。
卻似乎有人開始收到了風聲,開始竊竊私語起來。
“聽說……昨夜,太皇太后她老人家……”
劉文華對于這些話,聽不真切,不過瞧許多人低聲議論,有的人,面上露出了憂心忡忡之色。
大家等了很久,也不見陛下來。
劉健咳嗽一聲,鎮定自若的站出來:“諸公,陛下想來,是不會來此了,今日廷議,所議的事……”
外頭,卻傳來宦官的聲音:“皇上駕到。”
劉健的聲音,戛然而止。
所有人都下意識的肅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