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不厭其煩的,替代每一個角色,包括了如何行禮,皇帝站在哪里,侍衛應該站在哪里,各部的首領又在何處。
這俱都是唐朝時傳下來的禮儀,弘治皇帝安排這個禮儀,顯然,是為了想要證明,大明的功績,已直追漢唐。
任何一個皇帝,都有好大喜功的一面,這一點,自不必待言,自己這老丈人,當然也不能免俗,別看他啥事都風淡云輕,方繼藩還能不知道他心里想著什么?
幾次預演下來,方繼藩不禁皺眉。
因為有好幾處禮儀,這些部族的首領,都靠陛下太近了。
王守仁看出了方繼藩的心事:“恩師,莫非是怕有人對陛下不利。”
方繼藩乖乖道:“陛下將這個差事交給為師,為師就要承擔這個干系,這不是鬧著玩的,不出事就一切太平,出事,就完蛋了。”
王守仁低頭,看了看章程道:“幾次預演下來,陛下有三次,都可能遇到危險。這些部族首領,固然不能攜帶兵刃,可是陛下畢竟年紀大了,哪怕是有人赤手空拳,也可能使陛下陷入絕境。”
“是啊。”方繼藩在王守仁面前,總還算規矩的,至少不會隨時爆出他的三字經,王圣人嘛,總要給點面子,不然挨揍了怎么辦,這個家伙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啊。
方繼藩頓了頓,道:“得跟禮部去說一說,這幾處地方,要改一改,讓這些狗東西離陛下遠一點。”
王守仁想了想,搖頭:“哪怕是禮部愿意更改,只怕陛下,也未必愿意,恩師,陛下極看重此事,他要展現我大明的威嚴,也要展現我大明也有如盛唐時的胸襟,有懷柔的手段,若是將這些部族的首領,隔絕開,陛下只怕心中不喜。”
方繼藩不禁道:“嘿,說的有道理,陛下若當真懷柔遠人,靠著禮有個什么用,有本事,他從內帑里,拿出百八十萬兩銀子,賞給諸部啊。”
王守仁:“……”
改又不能改,想要如何預知危險呢?
方繼藩越想,越是頭疼。
倒是此時,外語書院,成立了。
一百九十多個少年,統統進入了書院。
他們是第一批學習語言的人,朱厚照親任院長,方繼藩乖乖去觀了禮,熱熱鬧鬧的到了正午,朱厚照的興奮勁還沒有過去,見方繼藩魂不守舍的樣子,道:“怎么,見本宮做了院長,你不高興?”
方繼藩道:“殿下,你太冤枉臣了,臣現在擔心的,乃是陛下會盟的事。”
說著,他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。
一提到這個,朱厚照眼睛就放光,他一直都希望,自己成為天可汗,光耀萬世,可誰曉得,這個彩頭,竟讓父皇奪去了,他不禁道:“這個好辦,那就讓本宮去代替父皇和各部盟誓就好了,本宮來做這個天可汗。若是有人敢圖謀不軌,他還未靠近,本宮就一拳,打斷他的骨頭。”
方繼藩:“……”
果然,太子殿下是怎么死怎么來啊。
陛下拍不死你。
方繼藩道:“陛下乃是九五之尊,這些事,自當是陛下來的。”
朱厚照背著手,踢著自己的靴子,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:“既如此,那么我便愛莫能助了。”
正說著,王金元匆匆而來:“太子殿下,齊國公……有個韃靼人求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