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看向歐陽志。
歐陽志面色平靜,片刻之后,才道:“謝陛下恩典。”
方繼藩忍不住道:“歐陽志,為師這就要批評你了,陛下如此洪恩,你怎么不推辭一下,須知為師一直教導你,做人要謙虛,雖然你的同僚們都是土雞瓦狗,不值一提,卻需知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的道理。”
歐陽志:“……”
弘治皇帝樂了:“繼藩,你這是什么話,歐陽卿家才是真性情,既然愿意接受,何須虛情假意。”
方繼藩便道:“是,是,兒臣萬死。”
吏部天官,非要陛下最是信重之人不可。
這權柄實在太大了。
因而本來所有人都猜測,這吏部天官定會出自于當初弘治皇帝為太子時,詹事府里的翰林官。
這其實也可以理解,畢竟,當初太子的屬官,且是亦師亦友的身份,是最受皇帝信任的。
可哪里想到,竟是歐陽志。
楊一清顯得很詫異。
其實對于楊一清這樣宦海浮沉的老油條而言,他對歐陽志雖然佩服,可對于歐陽志這永遠不冷不熱的性情,卻是很擔憂的。
歐陽老師這樣的性子混官場,怎么看,都不像有前途的樣子啊。
想來,一定是他的恩師方繼藩,給他撐腰吧。
若是沒有這個恩師,早被人撕成碎片了。
可現在……楊一清不得不認為,自己算是瞎了眼了。
因為吏部天官之職,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恩師能力之外,他的恩師能保護他,可要為他爭取天官之職,這幾乎是癡人說夢。
唯一的可能就是,歐陽志簡在帝心,得到了陛下百分百的賞識和認可,以及對他完全的信任。
這樣的性情,也可以?
楊一清又一次,覺得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徹底的崩塌。
人生啊……它都是水,水無常形,變幻不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