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想起什么,一拍額頭,早知如此,不該送孫子啊,不如等生了孫子,將兒子送了還省心一些。
方正卿那狗東西,在軍事書院,卻不知是否有了幾分他爹的氣概。
方繼藩又想著,卻不知自己至愛的弟子劉文善如何了。
他可知為師在記掛著他嗎?
…………
吉寶海港。
數不清的貨物,一船船運來。
這些年來,大明為了下西洋,建造了許多的船只,雖然戰艦所需的材料要求較高,可尋常的商船,卻是一艘艘的下水。
這商船被人稱之為寶船,寶船的運載量極大。
這一個個船隊,接踵而至。
帶來的,乃是大明的寶貨。
無數的寶貨,抵達了剛口,迅速的開始在西洋風靡。
從前的時候,還沒有大規模的貿易,因而,在西洋,人們對于大明的貨物,只限于絲綢和瓷器。
這兩樣,都是奢侈品,價格高昂,根本不是尋常小民可以承受。
可隨著大明國門的打開,有了四洋商行,再加上艦船越來越多,航路也越來越通暢,順道兒,許多的海盜,紛紛被打擊。
這便使運輸的費用,降了下來,大明的許多普通貨物,開始風靡起來。
當人們發現,許多大明的貨物物美價廉,哪怕是價格比本地的商品價格高了一些,卻也開始樂于接受起來。
尤其對于商賈而言,對此格外的青睞,瘋狂的推銷著這些貨物。
這卻導致,需求量開始日增。
不只如此,大明還想盡辦法,收購西洋各地的原料。
那無數的木材、香料甚至礦石,一并隨船運出去。
這些東西,在西洋多不勝數。
而對于寶船而言,既然貨物運了來,卻不可能空船而回,哪怕是回程時,帶一些西洋的特產,也是好的。
而此時,吉寶海港四洋商行每日的營收,也會按時送到劉文善手里。
劉文善拿著這些營收的報表。
這數月以來,貿易量不斷的增長,無數的貨物,在吉寶港吞吐,十分驚人。
而四洋商行,收到的各國貨幣,與日俱增。
劉瑾齜牙咧嘴的站在一邊,取出了一個銀幣:“爹,您瞧,您瞧瞧,這銀幣,里頭到底有多少銀,十之**,都是錫啊,還有那銅錢……呸……各國的貨幣,越來越劣等了,咱們四洋商行,在做虧本買賣啊,爹,再這樣下去,咱們非要完蛋不可,四洋商行已經開始虧損了,這還只是賬面上的虧損,若是算上咱們收上來的這些破銅爛鐵,還不知虧損了多少。爹啊,你就算不為自己想想,也該為干爺,還有您未出世的孫兒想想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