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有……是禁絕佛朗機人詔,要求治下軍民,嚴查入境的佛朗機人,一有發現,立即拿辦,有私通佛朗機人者,嚴懲不貸。
除此之外,重頭戲來了……
弘治皇帝眼前一亮。
這一份詔書,是下詔通行大明寶鈔,官府征收稅賦,發放軍餉,官祿,盡以大明寶鈔為準。
呼……
弘治皇帝拍案而起:“大事定矣。“
后頭的詔令,已經不需要再看,弘治皇帝已知道怎么回事了。
真臘國何止是服軟,而是徹底的屈服了。
西山錢莊和四洋商行的人進入真臘王庭,意味著他們有了話語權。
大明寶鈔也已被真臘國徹底的接受。
對了,還有新學開始光明正大的傳播。
以及四洋商行對真臘國的壟斷貿易。
單憑這四點。
所謂的真臘國,帶甲十數萬,還有所謂的山川之固,此時在大明眼里,不過是紙糊一般。
劉健等人一個個傳閱著這些詔令,越看越是驚訝。
他們心里甚至在想,若是此時,大明的官學里,盡是其他人的學問,大明的戶部被人所掌控,大明所用的寶鈔,乃是別人印制,大明的通商口岸,只與特定的某些商行交易。
這……意味著什么?
意味著……從此之后,大明永遠受制于人了吧。
錢糧實在太重要了,以至于這內閣和六部,成日做的事,就是不斷的計算錢糧。
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。
也就是說,這劉文善居然憑著一己之力,徹底的將真臘打翻在地,永不超生。
“陛下……”劉健不由感慨:“老臣慚愧的很,說起來,老臣蒙陛下不棄,忝為內閣首輔大學士,毫無建樹,更無尺寸之功,而這劉文善,劉瑾人等,卻是不戰而屈人之兵,不費一兵一卒,卻使真臘降服,老臣真是慚愧,此大功也,也是陛下和社稷之大喜,臣等恭賀陛下,江山代有人才出,咱們大明后繼有人啊。”
這才是值得欣慰的事。
這些年來,涌現出了多少人才。
宦官之中,有劉瑾。
大臣之中,有王守仁,有唐寅,有徐經,有歐陽志,有劉文善。
甚至……楊一清聽說現在在保定主持新政,竟也有聲有色,風生水起,內閣特別命了一群官員去了保定觀摩,都說楊一清是蕭規曹隨,可是面面俱到,新政雜亂,在楊一清手里,卻是井井有條。
甚至兩位國舅爺,不也最近頗有幾分智商見長嘛?
至于張信,戚景通,沈傲,胡開山人等,雖非是獨當一面,卻都是專才,將來的前途,或許也是不可限量。
朝廷人才濟濟,將來政通人和,威震四海,也只是遲早的事。
劉文善現在高興極了,尤其是劉文善有此佳績,他狠狠的夸贊了一通。
畢竟,自己的兒子,也是跟著劉文善學文的。
他雖是成日為自己的兒子提心吊膽,可看到西山書院的這些人,個個神通廣大,心里才能踏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