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是小冰河期的原因。
寒冬相較往年,總是及早一些。
京里有暖氣,而貧民又有賤價的無煙煤燒,因而京中倒還算暖和。
新城的大規模建設,居然引發了熱島效應。
至少根據奏報,郊縣尤其的寒冷,反而是新城和舊城,氣溫比想象中高一些。
尋常的百姓,尤其愛上工,哪怕是加班加點,也不肯回家。
回家就要開暖氣,要燒炭,這都是銀子。
而作坊里好啊,許多作坊,有的是蒸汽的機械,有的則需要開窯煅燒,置身在那里,暖和的不得了。
弘治皇帝就在這溫暖如春的奉天殿,心里卻有心事。
他靠著御椅,開始為這個王朝,謀劃一個醞釀在心頭已久的問題了。
無數的宗室,充塞在這奉天殿里。
方繼藩也來了。
劉健等人,反而跪坐在了下首的位置。
大明到了如今,宗王多如牛毛。
每一個皇帝登基,就是數十個親王和郡王分封下去。
興王朱祐杬為首,向弘治皇帝行了大禮。
其余親王數十,郡王數百。
事先,大家都已經聽到了些許的風聲。
所以興王為首的宗親們……心情是很不痛快的。
尤其是興王,現在抬不起頭來。
當初糊弄了一群宗親買了宅子,轉過頭,陛下居然要將大家分封出去,這還得了。
那可都是大宅啊,總價高的離譜,而且,王爺們的宅邸,誰敢買。
所以現在王爺們看到了興王,個個都是幽怨的不得了的表情。
而興王見著了方繼藩,又是一副別樣的情感。
方繼藩已經習慣了。
他只笑了笑。
弘治皇帝靠在軟墊上,看著這些近親們,沉默了很久之后,開了口:“朕觀太祖高皇帝建元,及至文皇帝靖難得國,至此,百年矣。子孫有今日,皆賴列祖列宗庇佑。可朕又思,太祖、文皇何以得天下呢?”
他看向興王。
興王朱祐杬卻是若有所思的樣子。
弘治皇帝便看向方繼藩。
方繼藩咳嗽道:“想來陛下心里一定已有了答案。”
“不錯。”弘治皇帝頷首:“太祖與文皇能得天下,此盡因順天應運而已。天道無常,人君順天而行,依據天命,順應它的規律而行,方可永葆祖宗基業。”
弘治皇帝嘆息一句:“天數已變了。朕放眼四海,盡為夷地,他們不通教化,日久,遲早為我大明腹心之患。朕一直在問左右,是郡縣制好呢,還是分封為好。可得出來的結論,是因時制宜、因地制宜。”
弘治皇帝抖擻精神,看著個個面帶不善的宗親們。
他們的心情,弘治皇帝是能夠理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