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繼藩自問自答道:“無非是官吏不和,滋生事端。可是……不派遣新吏,地方上就四海升平,一派祥和嗎?既然如此……確實該試一試。只要最壞的結果,朝廷能夠接受,那么,就沒有什么可畏懼的。”
弘治皇帝有些動容,不由輕輕點頭。
方繼藩隨即加碼:“何況,陛下乃是圣天子,在陛下的治理之下,天下已是漸安,天下大治,就在眼前,人們敬仰陛下,猶如敬仰自己的父親,百姓們歌頌陛下,如歌頌自己的母親。那么,陛下又有什么可憂慮的呢?”
方繼藩說著音貝不由提高了幾倍,一字一句的慷鏘有力:“哪怕是滋生了事端,也不過是這太平盛世之中,小小的不諧,以陛下的圣明,斷然不會動搖根基。陛下明察秋毫,選賢用能,視百姓如赤子,開萬世之先河,首創新政,惠及天下軍民百姓,此不朽之業也。可謂舉世矚目,萬古之一帝,歷代帝王,無處其右,漢武唐宗,亦不及陛下萬一,千秋功業,就在眼前,陛下豈可此時動搖?”
弘治皇帝聽罷,內心深處,升騰起了一股暖流。
聽著……真的很舒服啊。
劉健三人,抬頭看了方繼藩一眼,不禁為之動容。
只有歐陽志依舊面無表情。
弘治皇帝微微瞇起了眼睛似乎在思考,不過他僅是稍稍沉吟了片刻,最終還是拍板。
“那么,不妨就試一試,此事,吏部主持,歐陽卿家,此事事關重大,既要膽大,卻也需謹慎,盡力不要出什么亂子,成了,便是大功。”
歐陽志這時,突然微微動容。
此時他的內心里,掀起了驚濤駭浪。
忍不住的,他的心里,道出了一句近來京里盛行的國罵:“臥槽,恩師奏對,句句暗藏機鋒,既討陛下喜,又將自己的態度,說了個明明白白,這樣的本事,我做弟子的,只怕一百年,也學不到萬一。”
他微微動容之后,方才想起弘治皇帝的話,便道:“臣……遵旨。”
弘治皇帝和藹可親的朝他頷首微笑。
“朕盼你的好消息。”
對于歐陽志,他歷來是信任的。
決斷完了此事,弘治皇帝才看了方繼藩一眼。
對于這個女婿,心思很復雜,留在身邊,說話又好聽,本事也有的,唯獨一點不好,愛生事。
總是惹一些小麻煩,令人煩不勝煩。
弘治皇帝在琢磨著,是不是該敲打一下,于是乎,他便露出一番嚴肅之色,格外認真的問道。
“繼藩,太子的傷勢如何?”
方繼藩道:“不過是小傷,陛下放心,并無大礙。”
弘治皇帝皺眉,有些不悅的說道。
“朕早就說過,太子和朕的孫兒,性子相沖,太子的行為偏激,不宜教子。”
方繼藩卻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才高八斗,教授皇孫,綽綽有余,請陛下放心。”
弘治皇帝:“……”